第二天珍卿早上起床, 下床走了几步路,感觉脚上不怎么疼,还是决定继续上学。
但她不便走太多路, 下车以后,都是由袁妈背着她走。
先让袁妈送她去上厕所,再由袁妈把她背到教室里。
珍卿一进教室, 其他学生基本都到了,大家不约而同, 向她投来瞩目的视线。
不过都心有顾忌似的, 远远地看着她, 一副敬而远之的态度。
袁妈把珍卿安置好, 交代“小姐,我你自己招呼着,我晌午来给你送饭。”
珍卿把文具一一取出,听见点头应了两声。
跟珍卿说完,袁妈对近处一个, 看起来较为面善的同学说
“这位小姐,我们家小姐脚崴了,她要去解手的话, 劳驾您搭搭手”
那位同学, 看了珍卿一眼,很谨慎地答应了一声。
珍卿暗想,她昨天大闹一场, 好像给同学们吓着了。
她们是觉得她记性好, 怕被她看破啥底细
还是觉得她性格太野,太能闹事,而不敢招惹她
这些个同学, 个个一脑子官司,却不敢大声议论什么,真以为她过目不忘,记忆力超群
其实,她不过是因为能画一点画,对人有下意识的观察而已。
早上的前两节课,还是梅先生的国文课。
梅先生开始上课前,告诉大家
“昨天张同学的首饰失窃,是有人故意陷害杜同学,至于是谁,大家不必到处说,心里有数就行。”
今天只有一个学生没来林小霜,大家就知道是她了。
梅先生点到为止,又就开始上课了。
今天的国文课,还是继续教注音字母,学了四个注音字母。
到了第三节课,梅先生和周先生一起,要给大家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辩论课。
辩论的主题是女子上学,究竟要不要戴首饰。
这个辩论主题,明显是针对昨天的事件,这些先生们可谓用心良苦。
这里的女孩子,大抵对辩论这种形式很陌生。
梅先生和周先生,先把学生们分成两组,抓阄决定是正方还是反方。
很不巧的是,珍卿分到了正方,观点是“上学戴首饰系个人自由,校方无权干涉”。
然后一遍遍地跟大家说,辩论是一种怎样的说话形式,教大家如何进行辩论。
然后,由梅先生宣布一声,两方对阵的辩论会就开始了。
正方就是珍卿这一方,也不分什么一辩、二辩、三辩、四辩,大家就你说两句,我说两句,谁想说就站起来说。
正方说
戴首饰未必全为炫耀、卖弄,很多首饰都有祈福、保平安的用途,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牵挂和爱护。
校方强令禁止戴首饰,不但不符民俗民风,恐还会引起家庭不安
反方的理由,那就更充分了
戴首饰进学校,容易引起盲目攀比,败坏学风,也容易
最活跃的那几人包括珍卿认识的张翠翠、潘玉美,言来语去,越说越兴奋,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理。
但有更多的女孩子,却安于沉默,看着大家辩得热火朝天,争得面红耳赤,自己却像个旁观者一样。
这也难怪,这时的女孩子
渐渐地,好像也没什么观点,只知道听话罢了。
梅先生就暂时止住辩论,语重心长地跟大家说
“同学们,请你们问问自己,你们来上新式学堂,究竟为的什么
“为了镀一层金,学些时髦的知识,将来嫁人时说起来好听
“还是为了学知识、学技能,开阔思想、明白事理,通过自己的学识和贡献,能跟男子平起平坐,
周先生接着上来,话说得铿锵有力
“为什么要叫新式学校,而区别于,你们从前上的闺学、女塾因为启明学校,培养的是有知识、有思想、有创见的新女性,而非木偶一样的贤妻良母”
梅先生暗暗止住了周先生,珍卿心里直觉好玩。
启明学校招生简章上,分明写着,要把女学生培育成,他日之贤妻良母。
而很多女学生的父母,让她们上新式学校,还真是赶一种潮流,就是为了镀一层金,将来好嫁人的。
那些家长们,可没有想过,让女儿们学些激进思想,然后干些离经叛道的事。
梅先生接过话茬儿,鼓励大家
“大家来这里上学,希望你们,不但学到知识、技能、品德、修养,还能对人生、对世事,获得思考的能力。
“要思考,先从有观点开始。请其他同学不要沉默,勇敢地表现自己”
珍卿刚才没咋说话,一是觉得我方观点不好
这一会儿,她感觉这个学校,以及这里的先生们,对解放女性、传播新思想的积极努力,心里无不震动、撼然。
等梅先生宣布重新开始辩论,珍卿不再蔫耷耷的,而是踊跃地站起来,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校方全部禁绝佩戴首饰,有所不当。”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