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比1。
十一个球,把另外两人看懵了。
这就是俞近识吗
这就是俞近识啊
骆景和何虹已经缓过来了,但随后他们也看到了常晴的可怕之处,以前她是和他们两对打,找出缺点,然后光速补缺,不断进步。
现
何虹总算明白,俞教练为什么会把这样一个没有任何成绩的小女孩招进省队。
她的天赋太可怕了
三场对打结束后,俞近识第一个问的人是骆景,“直拍,还是横拍。”
两个月前,他问过同样的问题。
和那天
“是,横拍是很流行的打法,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跟上流行,比如你。”
“你喜欢横拍,那又怎么样,你根本不适合横拍。”
“你要找到自己的路。再反复换拍的握法,对你来说不是一件好事。”
“新教练
“”
很多这样的声音
当时问他这个问题的俞近识,是曾经的直拍天才,无数人仰望和喜欢的存
但刚才的一场球,俞近识用了不同的打法,有谁
没有,只有球打得好的惊叹。
无论什么情况下,他都打出了好球。
但他是俞近识啊。
俞近识说,“这是我最后一次问你这个问题。你应该知道,不是我以后不会再问你,而是你可能没有机会再被我问到这个问题。”
他十四岁了,输了一年多,从所谓的天才到庸才,只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教练是什么打法,和他选什么握法没有关系,他换打法会不会影响
于是少年抬头,用所有的勇气,说,
“横拍。”
他闭上眼,等着教练的批评自己的反复。
但俞近识说,“好,”
“那就用成绩告诉他们,你有留
“你们比我想象的要差一些,”
面对俞近识的评价,三个人都没有任何反驳的欲望,管他们刚才的表现,
但俞近识对他们的要求,并不是队里的中上游。
省青少年队中上游,依然打不过那批最顶尖的苗子,
“接下来一周七天,我会分别跟你们三个进行对打训练,每人两天,剩下的一天,你们可以休息一下。”
俞近识概念中的“休息”并不是什么都不做,体能训练不会停,只是稍微减少一些,对打训练依然继续,只不过对手是他们三个人彼此,而不是他。
他说,“还有,骆景,换回横拍。”
“从今天起,给我放开了打弧圈球。”
黎海燕觉得何虹变了一些,每天结束训练回宿舍之后,常晴依然是默默看书,但何虹并不只是哭诉体能训练有多辛苦,她也开始时不时谈起俞近识。
而常晴是未来的神话。
“你不知道他有多厉害,我的天,我今天的目标是
“我从没见过这么能削球的人”
“晴儿妹太棒了咱们宿舍以后要出两个冠军啊”
“啊啊啊啊我今天赢了教练一个球,一个球啊燕儿姐我感觉我明天就能拿省赛冠军了咱们宿舍要出三个冠军了”
黎海燕“你冷静一点。”
冠军不是批
这段时间,黎海燕和其他队员也
黎海燕和何虹的虹屁一起生活多年,早就习惯了。
一个月的对打训练,三人的变化几乎是到了恐怖的地步,本来以为进入对打环节,体能训练的强度就能降下来,但何虹还是想的太简单了,俞近识就没提过减低体能训练强度的事情。
今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说不定跑圈的数量可以考虑一下也增加一下。
还好何虹不知道俞教练的想法。
但对于三人来说,有一点是相同的,和俞近识的对打过程虽然重复,且一直被痛击,但一点都不枯燥和排斥,反而,能有机会和这样水平的对手一起打球,且一直打,是三人每周最期待的事情。
这样的对打当中,没有比分的压力,没有一次失败就无法再来一次的遗憾。一次失败了,俞近识就会继续上次的打法,直到他们能完全熟悉和应对这类球为止。
不停的重复、摸索、适应
俞近识只有一个目标打掉他们目前每个人身上拥有的致命弱点。
这一个月,是骆景和常晴打的最爽的一个月,也是何虹虹屁吹得最多的一个月。
月末的最后一天,体能训练结束,对打训练也只持续了半天的时间,俞近识让他们早点回去休息,拾东西,“明天的火车,去区城,我给你们报名了一个比赛。”
报名比赛不是什么问题,何虹也参加过一些比赛,进了省队倒也不是说就不和外面的打比赛了,但让他们没料到的是俞近识的下一句话。
“好好准备,这是你们打的最后一次比赛。”
何虹“”
真的练不过半年就要回家了吗
这次的省青少年乒乓球赛是省体育局主办的比赛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