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怀信与杨奇文略微寒暄两句,便开门见山道“娘娘为替陛下分忧,许下粮草万石,不日便要送往长公主账下。老夫今日来此,便是与相爷商议此事。”
杨奇文眸中光一闪,道“娘娘心善,薛家大义,此事利国利民的好事,薛御史决断便可,有何可劳烦本相之处”
他知道薛怀信为什么找他,
运送粮草不是一件小事,且北狄压境,薛怀信只能用自己的心腹之人去送粮,可薛家人若是倾巢而出送粮,华京城便成了崔家人的天下,崔家虎视眈眈,一心保的是太子殿下李承璋,这种情况下,难保不会趁机生事。
薛怀信找他,是想让
且是担任华京重职之人的崔家人。
比如京兆尹崔振波,再比如掌皇城禁卫军的崔元锐。
他加上也无妨,只是这是一件得罪崔家的事情,若薛怀信开出的好处不够多,他才不会冒着开罪崔莘海的风险趟这趟浑水。
薛怀信知道杨奇文雁过拔毛,泥人从他手中过,都能被他刮下一层油水来,自己有求于他,免不得要送些“过路财”。
薛怀信道“薛家虽为士族,却并非巨富之家,哪能拿得出这数万石的粮草”
“是相爷心怀天下,不忍边疆将士忍饥挨饿,与薛家一同凑出来的粮草。”
杨奇文会心一笑,道“既是如此,薛御史觉得本相出多少粮草为好”
薛怀信道“十之二成如何”
杨奇文眉梢轻挑,道“本相要四成。”
一番讨价还价后,杨奇文分文不出,落了个资助边关将士三成粮草的好名声。
薛怀信虽然肉痛,可眼下只得如此,心中宽慰自己钱财不过身外之物,只要薛家仍
杨奇文拟了公文,薛怀信签字盖印章,之后再让郎官们拿去给大将军赵怀山过目。
赵怀山是李泓的奶娘的儿子,早年
他出身并非士族,心中没有那么多的弯弯肠子,看杨家与薛家主动给李淑送粮草,还以为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揉了揉眼睛连看好几遍,才大笑着拿着自己的金印盖了上去。
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三公确定了的事情,纵然是天子也不好驳回。
公文下
薛家人不
南北军都
长公主纵然有心还朝拨乱反正,可北狄大军压境,长公主只能镇守边关,根本无法分身回华京。
如此拖上几年,李承璋的皇位坐稳,长公主纵然再怎么不甘,也只能俯首称臣。
至于那个让崔家吃了无数苦头的程彦,没有权势之后,还不是任由他揉捏
可现
崔莘海骂完了薛怀信,闭眼深呼吸让自己镇定下来。
此事必是程彦那个小贱人
崔莘海闭了闭眼,沉声道“请振波过来,我与他有话要说。”
事已至此,他不能认输退缩,只能放手一搏。
程彦能调走他的人,他也能将程彦的人调离华京城。
凌虚子早有预言,天命不
边关战况不好,薛家杨家大义,自愿捐助粮草以壮军威,护送粮草的队伍
李承瑛刚刚抵达,尚未下马,便挨了李淑一马鞭。
李承瑛的脸瞬间便见了血,捂着脸哀嚎道“姑姑,你又
李淑一身甲衣,她身后的副将请崔元锐去隔壁军帐休息。
崔元锐知道李淑与李承瑛有话要说,只当没看到二人的争执,面色如常离开。
崔元锐走后,李淑冷声道“调虎离山这般浅显的计谋你都不懂”
李承瑛不服气道“是阿彦让我来的,她说只有我走了,崔家人才能放心。”
李承瑾从军帐里走出来,听到李承瑛这句话,脸色大变,声音也不复往日的温和,道“阿彦让你走,你便走她一无兵权,二无可用之人,你怎放心留她
李夜城巡逻还营,见李承瑛带兵马与粮草而来,眼睛轻眯,碧色眸光如嗜血的野狼,看得李承瑛不敢与他对视。
李夜城调转马头,出营而走。
李承瑛硬着头皮道“喂,你做什么”
李夜城抿唇不答,眉眼似剑,看向华京城的方向。
阿彦有难。
他要回去救她。
边关战事不利,崔莘海上书李泓,建议天子以身做表,登天台为边关战事祈福。
李泓应允,让崔振波去准备祈福事宜。
天台
李泓原本是不打算带李承璋的,但李承璋的太子之位一日没被废,这种场合便一日少不了他。
祈福事关重大,天子与皇后亲往,命妇们也要陪着。
浩浩荡荡的马车鸾轿去往钧山,崔莘海捋着胡须,眼底浮现一抹笑意。
到了日子,李泓与吴皇后一前一后登天台,刚行至一半,李泓突然晕倒
天子昏迷,祈福只能推迟,朝臣与命妇们被安置
卫士们往来巡视匆匆,身上的甲衣
朝臣命妇们看到这种阵势,忍不住想起七年前长公主李淑
一队卫士纵马而行,高呼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