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相点头道,“何公所言甚是,陛下从不做朝令夕改之事,我们应该相信陛下,完全没必要像这般如临大敌。”
听到两位丞相都这么说,刘尚书等人难免有些羞惭,赶紧躬身告罪。
崔相摆摆手道,“倒也不必如此,你们能通过之前的那批难民,意识到大安若接收异族难民与流民,将有可能给我大安带来的威胁,从而坚定的支持相关律令,并将相关认知教给自家门生子侄们,毕竟年轻一辈,才是大安的未来。”
在场众人纷纷表示附和,刘尚书等人更是恨不得当场发誓,保证自己是真的认识到了当年的错误。
只要不涉及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柳明月从来不会因为人家的某些政见与自己不合,就打压或弃用对方。
毕竟她若非来历特殊,也不会出于某些历史教训,做出某些决定,时下这些人无法理解,或者说是不认同,实属正常。
何况也正因有这些人勇于提出质疑,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才能将事情做得好。
知道当年曾反对过她的那些人,能认识到自身的错误,也勇于承认和改正自己的错误,柳明月深感欣慰。
“朕已令人将史上那些因同情异族、接收异族、帮助异族,而造成的惨痛后果与教训,都编入炎黄史中,务必要让我大安百姓的子孙后代,都要从小铭记相关历史教训,不可再重蹈覆辙。”
郭锦秋十分支持自家婆婆的这一决定。
“母后圣明,我们的确有必要早早的就开始教导年轻一辈,我大安不会主动恃强凌弱,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一定要时刻对那些异族保持高度的警惕与防备。”
徐廷君好奇的问道,“皇祖母,对的于泉海府的那批人,您打算怎么处置呢?”
柳明月有意将徐廷君带在身边亲自培养,当然不会瞒着对方。
“朕不仅派钦差带人前往泉海府彻查那些人的来历,还令稽查司的人,在私下里调查那尤家,以及与尤家相似的人,史上历朝都曾或多或少的接收过异族,朕要在大安来次彻查,重点要查清那些即便在我大安定居多年,依旧惦记着他们的祖先与种族信仰的人。”
徐廷君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那些人就是皇祖母所说的那种,不忠不义、不知感恩的种族吧?”
“嗯,是的,那些人即便在经过与我们大安人的数代通婚后,模样与我们大安人差别不大,骨子里往往也改不了他们的劣根,但凡有机会,还会惦记着要回归先祖的种族,心中没有国家观念,随时都有可能为了自利益背叛一切。”
郭锦秋脸色沉重的回道,“这种人,实在太可怕了,幸好母后有先见之明,知道那些人的本性,将他们拒之门外,要不然,那些人能在百越国兴风作浪,肯定也能在我们大安挑事端。”
毕竟从目前掌握的信息看,去了百越的那批异族,做人做事都很精明,想要讨好谁,简直是无往不利,获得别人的好感与信任后,就是他们将人利用彻底,甚至可以说是榨干榨尽的时候。
也正因那些人的这些表现,实在与炎黄民族一直以来的三观认知,完全相悖,才会给朝中那些大臣带来莫大的震撼,让他们打心里认识到那些人的危害之大。
有了蒸汽船后,各地的奏报与朝廷的政令,基本都会尽量走河运,极大的提升了传递效率。
京城外的运河,可直通泉海府,朝廷派的钦差也是乘蒸汽船走的河道,极大的节省了花在路上的时间。
宫中是二月初接到的相关奏报,二月中下旬就收到了相关调查案卷,对照稽查司以更快的速度传回的秘奏,确定相关调查结果属实后,柳明月才在朝堂上公开这件事。
原来那尤家带回的那些人,与被百越接收的那批难民,属同根同源的同族,不过他们属于那一种族中,身位地位比较高的贵族。
他们那一族的人,因原本所在的居住地发生战乱,才被迫离开之前的家园。
与之前的那批难民相比,这些身份地位高的贵族,见机早,逃得快,财产得以保全,去了别的地方,依旧能过得很滋润。
那尤家先祖也是那一种族的人,虽然已在大安传承了数代,表面上看着与大安人没什么差别,但是实际上依旧保持着那族的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