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敦伦过后,赵姨娘果真问起江南书院的平均水平。
贾政就是没有听见探春吓唬赵姨娘那段话,以他那么崇尚诗书的性格,也不会把价格往低了报的,这也是探春敢拉大旗作虎皮的原因。
赵姨娘听了果然心动。
但世间慈母大抵相同,王夫人舍不得宝玉离开,赵姨娘又如何舍得呢,难免有些犹豫。
只是贾政的心思是真的动了。
他少年时,贾代善都想和江南清流搭上关系,可惜荣国府勋贵出身,清流看都不肯多看一眼,否则就是贾政自己也想去江南读书,这种机会之难得,非真正的读书人不能体会,真要浪费了,贾政都想抽自己两巴掌。
何况,贾家对子弟的教育,委实荒疏。
宝玉就不提了,气得很,贾兰也可以不提,李纨自己腹中就有诗书,将来贾兰大了,李纨回李家一求,不怕没有名师教诲,就是贾环……尤其是贾环!
王夫人不喜庶子,赵姨娘胸无点墨,家里的族学乱得很,真就这么胡乱过日子,将来必是个形容猥琐并且无可救药的废物,如果宝玉真的不想要这个机会,贾政自忖和林如海关系也不错,厚着脸皮把庶子送过去,只说让林如海教教看,不成就送回来,林如海也未必会拒绝。
琢磨了半天,贾政终于开口了:“今日三丫头来看你时说的那些话,我都听见了。”
赵姨娘“啊”了一声,抬眼看向贾政。
她年纪已经大了,但风韵犹存,这一看之下,竟颇有半老徐娘的风情:“老爷觉得,三丫头说的有道理么?”
毕竟是在床上,怀里又是自己宠爱了很多年的女人,贾政一时间竟显出了几分调侃的笑意:“我若说有道理,你舍得?”
这把赵姨娘问住了。
宝玉嘛,老太太不乐意,谁也不能把他送哪儿去,可是贾环,贾政和赵姨娘说了还真能算,老太太看都不会多看一眼。
“要不问问环儿的意思?”赵姨娘小声开口。
“十年寒窗,苦不堪言。”贾政还能不了解自己儿子,冷笑了一声,“他会答应?”
赵姨娘沉默了。
妾与妻究竟不一样,王夫人虎起来真能和贾政干仗,但赵姨娘大多数时候还是温柔小意的,也让贾政愿意多说两句:“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无论你信不信,我看宝玉和环儿是一样的。宝玉我说了不算,想来也灰心,就不提了,环儿这里,我倒真愿意给他些我少年时都没得到的好处。”
赵姨娘只在乎一点:“这真的是好处?”
“总比在府里由你教的好。”贾政调侃道。
赵姨娘老脸一红:“老爷!”还锤了贾政一下。
这就是答应了,贾政搂了搂赵姨娘,到底说了一句公道话:“三丫头想得很是,你也别说她一天就知道在太太房里,这样的事情她能想着环儿,还来劝你,就是她的一片心了。不过,也不一定成,我先给姑爷去一封信先,他若不许,一切休提。”
没有不成的。
因为林如海无可无不可。
是,贾环年纪还小,不清楚他品行如何,直接送去书院读书,要么师父太严格了把孩子逼死,要么孩子太淘了给林如海丢脸,都不好,肯定先得留在林府里请个师父开蒙了教两年再说。
但林府又不缺钱,也不缺地方,多的不是书,请个师父也容易,府里没什么孩子,还可以和黛玉说说话做个伴,有什么不好的。
唯一的问题是贾环被亲娘通知了这个消息之后,天都塌了。
果然嚎得不比宝玉小声!
就是,宝玉嚎了有用,贾环嚎了……咳,赵姨娘下定决心让儿子好好读书给自己挣个诰命,所以打了贾环一顿藤条。
打完了,贾环趴在床上,赵姨娘就在贾环身边抹眼泪,说什么姨娘在太太屋里讨生活,过的有多不容易你又不是不知道,这次姨娘豁出去给你争了这个机会,保不齐太太要不痛快多久;说什么宝玉有老太太疼呢,自有他的前程,兰小子他娘有本事,将来也不会没地方念书,你呢,你准备在家塾混一辈子?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