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1、三个方案(第2/3页)


“是。”黛玉再次行礼,“贵人稍待,小子告退。”

林如海一直挺平静地看黛玉与怡亲王对答,待黛玉走了,才叹了一声:“殿下,臣只有这一个孩子了。”

在盐商们那里虎口夺食可不容易,无论如何您可不能让她出了事。

“林大人放心,本王膝下子女亦不多。”怡亲王这话说得多少是带了点真情,“能体会林大人的爱子之心,小公子此去,本王只把她也当自己的子女便是。”

林如海赶紧起身,按道理应该来两句谦逊的“不敢”,但一张嘴,情感上实在是说不出来,只好对怡亲王跪了下来:“一切仰赖殿下了。”

这里得说一句,黛玉确实先天不足,要换了给贾敏刚去世那会儿,黛玉当真就是风一吹就没了的美人灯笼。

但自黛玉管家之后,身体竟然慢慢就好起来了,比什么大夫开什么仙丹都好使。

林如海惊奇极了,为此还在闲暇时翻了不少医书,得的结论是……活动活动,还是有益于健康的。

所以才任黛玉跟着怡亲王去。

但怡亲王还是心疼小姑娘,吩咐了林如海弄辆马车,将车里垫得软软的,务必把旅途劳顿降到最低。

黛玉因为最近经常出门,倒不觉辛苦,只在马车上和怡亲王筹划:“殿下领的是到江南筹款购粮的差事,第一个见的就是家父,黛玉是否可以斗胆揣测,殿下这款预备从盐商处筹?”

怡亲王反问:“难道还有更好的主意?”

“那没有。”黛玉这个还是要承认的,“从商人身上想法子弄些银钱,总比搜刮小民百姓好些。”

“是该做如此想。”怡亲王道,“不过,在林府时我问你有什么建议,你欲言又止,不知何故?”

黛玉叹了一口气,反问起怡亲王来:“筹款之事,就是殿下不来,陛下一封密信,阿爹亦需奉旨,何以殿下要来呢?”

还不是为了保全我那已经在风口浪尖随时能跌下去的爹,而你作为亲王都能理解我爹的艰难,我作为女儿,难道不能心疼心疼?

他是巡盐御史,你要从盐商身上筹款,盐商第一个就得看他对此是个什么态度,对你的行为知不知情,是,官场上逢场作戏,谁多少都得演点儿,他就是知道了计策也可以装不知道,但纯然不知和故作不知之间,还是纯然不知安全一些。

怡亲王哑然失笑:“也罢,到如今,林大人已是听不到你我的谈话了,玉儿是否可以谈一谈自己的见解了?”

“是。”黛玉轻声道,“殿下,筹款此事,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易者,无非殿下拿出圣命,让父亲召集各大盐商,说之以情,动之以理,也不要众盐商多付出什么,无非提前把接下来三五个月甚至是今年应当付的盐税先付了,盐商们纵使哭穷,到底不难于此,燃眉之急立解。”

怡亲王都笑了:“倘若真这么简单,朝廷何须派钦差来呢?”

还不是寅吃卯粮是大忌,皇兄的位置本就不是十分稳便,真干出了这种事,廉王肯定得趁机攻讦,太上皇手中仍有实权,回头会落个什么结果,当真不好说。

不过怡亲王也知道,谋士嘛,向来是给上中下三策的,找百姓摊派明显是下策,让盐商先交税勉强算个中策,这上策……怡亲王给黛玉递了话头:“说说难的吧。”

“是。”黛玉回答,“难的,就是让盐商们‘乐捐’了。”

可问题是,谁捐款是乐的呀?

什么黄河大水,什么国家危难,什么民不聊生,那是你皇帝的事情,是你家的江山,和盐商有半文钱的关系么?你整个皇室都在舒舒服服的养尊处优,正妃侧妃庶妃侍妾谁不是在穿金戴银吞金咽玉,你们尚且没有“乐捐”,现在倒指望上理论上连丝绸衣服都不配穿的盐商了?

怡亲王也知道“乐捐”难,腹中也拟了几条逼捐的计策,但无论是让官员们带头,还是干脆把盐商们召集起来不给水米饿他们几顿逼他们签字给钱,都太不体面了。

纵使干实事的人往往手没那么干净,也不是那么在乎体面不体面,但如果有更好的办法可以想,怡亲王也不想去找盐商讨饭。

他便看向黛玉:“照你看,如何才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