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9、黑化的老父亲(第3/5页)

心中火气翻腾着。

笏板,用来记录帝王的旨意,亦或是书写朝臣上奏的内容,免得遗忘。在朝堂内使用是合情合法之物。但能够站在朝堂上的,像他们文官哪一个不是历经重重考试,过五关斩六将才站在这乾清宫大殿的?

因此为了彰显自己的才华,他们一般不会使用笏板。

武将尤其是武勋们为了颜面一般也不回用。毕竟大朝会的内容,基本上是早已敲定的事情。但凡家里有点权力的,早早就知道了,甚至还是政策规矩的制定者。再不济,朝廷的邸报也会同步给各衙门以及各大勋贵。

也就苏从斌这缩头乌龟,拿着笔,在象牙笏板上写写写的!

显得自己很认真参与国事一样。

不屑着,礼部尚书等各部例行事务汇报完毕后,朝自己党派的御史使个眼色。毕竟御史负监察、弹劾百官的权利。而国子监是礼部下属部门,他自己此刻不适合出面。

收到自己老大的眼神后,御史等到总管太监福公公一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的话语后,便躬身出列:“臣顺天府监察御史林楷有事奏。”

福公公听得人自报的官职,当即敛声屏息,小心翼翼的望着龙椅上的帝王。

武帝神色淡淡,一抬手。

见状,福公公当即扬声,“奏报。”

闻言,林御史当即将早已打过腹稿千万遍的参奏国子监贡生一文,说的是掷地有声,滔滔不绝:“臣参国子监贡生,忝居世恩,却于国于家无望,目无尊长,无视尊卑礼法……以小窥大,民间有言小时偷针,长大偷金!如此不忠不孝忤逆叛乱之徒!”

一口气不停歇着说到最严重的定性时,他的视线带着些矜持,抬眸扫了眼左上角站立的武勋们。

一群武勋,一群大多数靠着祖辈的荣光的人,一群废物,就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站着。哪怕没本事,也可以肆意的站在他们面前,然后张口闭口就是礼法,就硬生生的能压他们一筹!尤其是开国勋贵这一派,仗着太、祖爷的各种恩赐,天然的享有特权。

国子监啊,他们这些寒门子弟曾经梦寐以求的最高学府,得千辛万苦过了乡试,得拿到推荐信才能入学的府邸啊,最高官学府邸啊!

一群大字不识的武勋子弟就可以凭着贡生名额,轻轻松松进入。

这种恨意这种每每想起来就不甘的怨怼,是可以超过党派之争的,是可以让他们文官都团结起来,奋力抵抗的!林恩想着,声音愈发高亢,感觉自己此刻就是大义凛然,举幡的王咸,带着为天下人鸣不平的正义与热血:“虽说有教不严师之惰的缘由,可归根究底臣私以为还是家风不正。正所谓入鲍鱼之肆,久闻而不知其臭!倘若武勋,例如凌跃之父安定伯心有敬畏,自会言传身教,岂会让子弟干得出目无尊长一事,甚至当众如此桀骜肆意?有道是王莽卑谦未篡时,而这些如此傲然那真是……”

话还未说完,林恩就眼前一黑,被狠狠砸了一下。

下意识的捂着额头,林恩看着竟然敢当众拿着笏板来袭击他的安定伯。当即愈发昂首挺胸,掷地有声:“怎么,安定伯是想杀人灭口吗?”

说话间,象牙笏板落地,发出重重的一声脆响。

这一声断裂的巨响,极具穿透力,顷刻间让偌大的乾清宫瞬间噤若寒蝉,落针可闻。

哪怕与自家无关,但在场的武勋冷冷剐着开口的林恩。

这文人一张嘴,果然恶毒啊,就差直接给安定伯府,给国子监贡生家庭们扣一个谋反的罪名了!可恨他们一时间除却喊冤,想不出什么能反击的话语。

与通州驿站一事无关的武勋们都如此愠怒,更别提家有纨绔,通州驿站一事贡生们的家长了。这是直接愁得恍若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甚至还有人拧眉看向岿然不动,仿若在人群中看热闹的苏从斌,都带着自己察觉到迁怒的嫉恨。

要不是苏从斌治家不严,要不是苏瑜被宠的胆大包天,要不是苏琮太过耀眼引得他们儿子羡慕嫉妒,他们的孩子又岂会在通州驿站,毫无理智当众挑衅?

对,还有苏从斌这个缩头乌龟找回来的儿子,真是太过激灵了。

要是他们出了事,肯定也要拉着苏家一起陪葬!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