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圆:“第六谏亲。有道是小仗则受,大仗则跑。便是要孔夫子教导子女要学会区分,学会不要盲从父母。”
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可以指责父母不慈不顺从父母的一条孝道,苏从斌语速依旧:“第七光亲。要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简言之做建功立业,要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莫要因为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
“第八,延亲。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需要生儿育女,延续香火。”
“以上八亲。便是微臣能够想到有关儒家对孝的定义。”苏从斌说完,朝帝王叩首。
武帝神色淡淡嗯了一声,除非亲近之人,完全让人无法辨认喜怒。而作为帝王的姐夫,镇国公表示他分辨出来自家皇帝小舅子的不喜了。于是他清清嗓子,开口:“皇上,臣出身也不是什么秘闻,臣就是天生神力会打仗。真没读过几本书。所以对这叨叨叨的一串,微臣不理解。故而微臣作为礼部尚书,没法把这话复述给帝王听。甚至末将还厚颜,您要不问问其他朝臣对孝的规定吧?尤其是科举出生的朝臣。”
说完,镇国公似想起什么,飞快纠正:“不,是文科出生的朝臣意见。这种叨叨叨的,跟我们武将,跟我们武举不搭嘎的。”
他就是如此鲜明仗义的,直接一张口就见所有武将全都包圆了,远离这种打嘴仗的破事。
在朝的武将们对此都颇为感动,互相隐晦的动了动象牙笏板。表示有数——聚精会神做好打架准备!
武帝瞧着态度明确的镇国公,倒是也一点没怒,反而笑着:“你这礼部尚书先前可踊跃的很,朕还以为你好歹也学了点知识。先前安安还道你这个当爹的要争口气,陪着他一起读书认字。”
真不是他宠外甥,而是不好学这传承亲爹的。
“皇上,末将知道吴下阿蒙这个词的。而且还知道东坡肉他爹二十七才开始读书。”镇国公含笑回应:“末将今年三十五,战功有了,也休息了两年。正好眼下是解甲归田,跟我妻儿一起效仿古人,边种田边读书,叫采菊花打南山踏平东黎山。”
朝臣们:“……”
武帝:“……”
武帝不太想跟莽夫姐夫拉家常了,直接睥睨在场文臣。
这一眼,意味深长的,震的本就思绪百转千回的文臣额头都溢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甚至各部都暗暗祈求别点名。毕竟一不留神或许就是神仙打架,殃及池鱼,就是多年奋斗化为虚无。
“苏琮,在一天之前,你是大周最年轻的秀才公!”武帝视线越过文臣,最后停留在跪地的苏琮身上:“朕倒是想听听你这个前秀才公,对你养父苏从斌,朕的礼部国子监祭司所言的孝,有何点评?”
“这礼部国子监祭司一职,可需要点真才实干,否则看起来都压不住不懂公审礼法的学生们!连最基本十岁不受刑的律法都不知道。”
听得帝王这声点评,前来的学生们,尤其几个先前仗着还未开审内涵苏家权贵内涵苏琮有通天关系的学生们面色一白。
对学生有些安排的朝臣们闻言也瞬间心一惊。
武帝这话连消带打两帮人,告诫苏琮小心点评苏从斌的八亲,否则苏从斌的官位会没。也是公开表达自己的不喜,对国子监教育的不喜。毕竟连最基本的制度都不知道。
被点名道姓的苏琮自然也听得出字字内涵的深意,反倒眉头一挑,带着些从容。
他再一次叩首行礼后,开口道:“回皇上的话,草民斗胆,在回话您的问题之前,诉说一件事,苏……”
双手掐进自己掌心,苏琮逼着自己大逆不道喊出父亲的全名,闭着眼道:“苏从斌并非小民的养父!”
听得这一声竭力撇清关系的话语,在场众人有些不敢置信。皇帝都说养父这个词了,你竟然还在这个人伦关系上纠结?
武帝慢慢悠悠坐直了些身,恨不得侍卫悄然挂起的灯笼更明亮些,好让他将全场所有人等会的神色变化尽收眼底。毕竟他有一种即将热闹的起来的预感。
果不其然,武帝下一瞬就听得苏琮道了:
“因捋过辈分,发现我等祖宗昔年共在太、祖麾下效力。超品荣国侯凭义气交友,故而认太公为兄弟。这……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