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农村凑合着过。只是她年龄一年比一年大,在乡下难以找到合适的对象,她看不上农村没文化的男孩,也看不上同样下乡的知青。
毕竟谁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城,如果不能回城,跟知青结婚,还是一样在乡下过日子。
那时,林安珍心心念念回城,坚持没结婚。到恢复高考那年,她倒是参加了,可是考了两次都没考上,她初中毕业下乡,文化程度本就不算高,下乡这几年每天自怨自艾,根本没学过习,高考前突击几个月,最后只考了一百来分,分特别低,感觉来年再考也无希望,值得放弃高考。好在很快知青能大批回城,她因没有拖累,倒是利落回了城。
不过回城后的日子不好过,林安珍那时已经23周岁,虚岁25,林母整天催婚,念叨她赶紧找对象嫁出去。
林母的原话是:“你弟弟也到了找对象的年龄,家里有个嫁不去的大姑子算怎么回事,你赶紧找对象嫁出去,别耽误你弟弟找对象。”
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相当于女人第二次投胎,林安珍心气高,自然不愿意随便嫁人。可到她这年龄再找对象,很难找到各方面合适的。她挑男方,男方还挑她呢。
林安珍下乡五年多,毕竟一直在乡下干农活,跟下乡前相比,肤色暗沉不少,是那种略显营养不良的黄皮肤,看起来自然不会太好看,原本七分长相褪色到五分。
年龄大,颜值又因下乡被拉低,林安珍最后只能无奈嫁给返城男知青姚爱军。
姚爱军在姚家属于爹不疼娘不爱,不然不能去下乡。他长相还行,男的黑点不叫事,姚爱军身材高大,五官端正,沉默寡言。除了家里不给力,算是林安珍相亲对象中长相最能看过眼的。
林安珍挑来挑去,最后无奈下挑中看着还算顺眼的姚爱军。
两人结婚后,婆家给租了一间房,交了三个月的房租便不再管小两口。姚爱军倒是一门心思想过好日子,可他刚返城,根本找不到工作,只得找点零活干。林安珍好面子,自然不想去干,养家的压力压在姚爱军身上。
于是姚爱军只得去外面接点苦力活赚钱养家,林安宁在家负责做饭做家务。其实就一件租来的房子,没什么好收拾的,可她不是没事干吗,只能在这一间屋子里转悠。
姚爱军话不多,但是个非常卖力肯干的人,刚开始每月拿回的钱基本能维持两口子日常开销,后来他认识的人多了,人家看他肯干,干活又快又麻利,给介绍的活多了,赚的多了。
姚爱军在外面干一天活回家后,累得根本不想多说话,跟林安珍交流很少。
慢慢的,林安珍不满足这种平淡如水的生活,开始嫌弃姚爱军赚的钱少,话更少,还嫌他性子闷,不会来事,每天姚爱军回来就开始嘟囔这些,谁能爱听。
两人关系一度紧张,要是不离婚名声不好听,林安珍还不能找到更好的对象,说不定真打算离婚。
后来两人有了孩子,林安珍借口照顾孩子,更不会出去干活。她大概有自知之明,出去也找不到好活干,只管在家带孩子干家务。
跟着姚爱军不算大富大贵,但他顾家,赚的钱都往家拿,知道养媳妇孩子。
姚爱军干工地,林安珍说这活累的要死,干一天下来又脏又臭,干这个没出息;姚爱军跟人拿货摆摊,林安珍嫌弃摆摊丢人,林安珍不赚钱还爱挑刺,要是脾气不好的男人,早就受不了她了。
后来姚爱军帮别人个忙,人家记清,让姚爱军跟着学车,后来姚爱军开货车赚钱,林安珍才没那么嫌弃姚爱军的职业,认为他有了一技之长,以后靠丈夫开车,一家人日子应该能过下去。
可是随着改革开放,贫富差距变大,尤其是跟亲妹妹林安宁一比,她的日子又被比下去,林安珍又开始作妖挑刺,日子过得一地鸡毛。
林安宁高中毕业后,恰好服装厂招一批临时工,林父林母又是服装厂职工,林安宁算是职工子弟,有报考资格。林安宁争气,通过一番考试竞争后,成功获取临时工名额,幸运地躲过下乡。
后来因为林安宁干活细致,出活速度快,没过两年转成正式工。
因为她是正式工,相貌又出挑,找对象的条件自然高些。好巧不巧,朱厂长家的小儿子朱建军看上林安宁,追求她,两人水到渠成结婚。
虽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