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章 月1日(3)(第2/8页)

新加坡在杨林镇人们的心里,是一个不知用什么话来形容才算好的地方。同样让苏方达的母亲疑惑不解的是,儿子刚离开家没几个月怎么就有两个女人跟她家相近了起来。难道是儿子去了新加坡的缘故,难道在人们的心里出了国就像做起了国外的华侨一样。这样的想法连她自己也不相信,更别说比她年轻比她精明的女人会糊涂到连这点事都看不出来,自己的儿子在哪都是一个没有多大出息的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在找不出任何理由的情况下,老妇人甚至胡思乱想到一个荒唐到像小孩子讲故事一样的想法,是不是杨林镇的人们听说了什么,或者说发现了什么,在她家的院子里埋着什么宝藏,不过她并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人打她家院子里的主意。要说她们什么都不图,纯粹是冲着他们的家,冲着他儿子做人的坦诚去的,更是让她不能相信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有人说,小说里的主人公应该是一个要长相有长相,要地位有地位的,能呼风唤雨的人。不过生活里这样的人绝不是主流,只有那些最平庸的人,特别是在社会发展的初起阶段,依然在贫穷泥潭里扎挣的人们。正因为他们有着极强的坚韧性、抗压性、耐贫性,更有力的支撑着社会的平稳、和谐和安定。这样的人从根本上来说是可敬的。



赵玉兰原本是福安一带出名的家境富裕赵家财主最小的女儿,富贵的身份并没有给她带来一点富贵的命运,在一个到处充满阳光的下午,以前感觉难以活得下去的穷苦人正以无比高兴的心情享受着阳光带来的温暖和光明,尽管他们在物质的需求上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但是所有人们的心情和精神状态再也见不到以前的那种困苦无奈的表情。她,曾经赵家最小的女儿却没有因赵家是财主而给她带来一点幸福,却在人们一片高兴和欢笑中连结婚是咋回事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被她的母亲做主嫁给了一个比她大二十多岁一个叫苏维诚的男人,那时候她母亲告诉她,只有嫁给最穷的人以后才能有好日子过。她的确是嫁给了杨林镇最穷的人,但是却从来没有过上一天像她母亲说的好日子。没办法只好把这一切归结于命运。命运这东西太多时候只能让人对它无奈地说上一句,“没办法,这都是命!”她不明白在她步入人生老年的时候,难道命运还会让她再一次出现始料不及的变化,难道这一次的变化跟以前是截然不同的,她无法想象得到。



***



日夜不息奔涌的河流不知流去了多少岁月,击起了多少惊涛骇浪。没有人能说得清一条条河流到底制造过多少乱子。“职司忧悄悄,郡国诉嗷嗷”,七百四十一年一个跟所有疾苦难民生存处境的一样人,目睹河水泛溢灾难的场景。之所以被后人称之为人间诗圣,尽管他没有能力挽狂澜于既倒,但是他以后人难以企及的精妙言辞,把人间的疾苦刻骨铭心的记述了下来,使后人清楚明白的知道了这个民族经历了怎样的生存历程。他饱尝了太多的人间苦难,深深的体会到人们生存的艰难。



河水泛溢,人间悲惨的场面不堪想象。河流越大制造的乱子也越大。人们并没有因为河流带来灾难而远离。同样不能说得清一条条的河流给人们带来了多少财富。大面积浇灌的土壤,河流的浇灌不仅仅使土壤变得肥沃,草木更其苍翠,所有的生命力在有限的更替期更显活跃。养育的儿女热血沸腾,男人更加的强壮,女人更加的娇娆,多少英雄的壮举在伴随着咆哮的河流不断地奏响着人世间惊心动魄的乐章。河流、血液永无止息奔流的生命源源,孕育出的不仅仅是代代相传的生命,还有天地间日新月异绚丽的壮彩。那些用热血和生命来讴歌世间大美的英雄,他们的心胸和眼界是何其的长远,难道他们早已看到未来的前景是无可限量的,早已看到这片土地终究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确认自己的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坚定的信仰,不可磨灭的意志,不管山洪怎样的肆虐,即使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也要扞卫家园的领土。正是因为无数英雄的激励,这片土地的儿女才更加的勤谨,吃苦,他们没有辜负先人的希望,他们永远不会忘记过去的历史。这片土地到底曾经发生过什么?又经历了怎样变化?人们心理都清清楚楚,人们用冷静的头脑来应对世间发生的一切,不是说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发生过更大的洪流,而是人们以更加团结、强大的力量使一次次的洪流在抗拒中遁去了险情。更多的人们在快乐平安的生活中,甚至不知道自己生存的家园经历了一场场有可能变成一片泽国的灾难。



时代不喜欢那些华而不实的豪言壮语,只想凭着脚踏实地真打实凿的努力来改变着生活。改变着世界。在世界面前,一切个人的力量都显得极其的渺小,唯有团结起来形成统一的力量才变得无比的强大,唯有在强大的力量下不断的努力,才能开创出前所未有的图景。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