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十三章 月5日(二)(第4/7页)

在说一个叫赵西海的中国人,他正准备用手拉葫芦把因钢丝绳断裂掉在平台上的落煤斗吊起来,落煤斗就象有人在生气的时候动不动就拿摔家具来撒气摔坏的搪瓷盆一样,圆的成了扁的。作业的时候只有他跟受伤的印度人在一起。傅铭宇的心理已经把责任怪罪到赵西海的身上,怪他在作业的时候没有照看好那个受伤的印度人。即使从外表上不能确定那个受伤的印度人具体的年龄到底有多大,不过从他茫然稚气的脸孔上推算不会超过二十岁,如果不是遇到这种意外的伤害,从他如同抹了一层油铮亮的黑色头发,亮闪闪的眼睛,还有脸上泛着那层淡淡的将要褪去,还没有完全褪去细细的绒毛上,断定这是一个再健康不过的小伙子。



“安全出了事故,一切都完蛋”,平时唠叨没完的一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真正得到应验的时候,工人们心理像遭到狗咬一样簌簌发抖。尽管人们并不知道事情的结果到底严不严重,人心惶惶再也无法安心作业。



出事了,即使没有接到命令,所有的人都放下了手里的活,有的跑到了出事地点,有的人看到傅铭宇就在出事的地点,又悄悄地躲了起来。吴爱民、苏方达还有跟他们在一起的印度人巴布也来了,巴布一见到倒在地上那个印度黑小子,就扯着苏方达的手,一脸惊恐地叫着一个名字,“阿布,阿布。”



苏方达知道他是在说受伤的人是叫,阿布。当他看到阿布的时候,认出了他就是那个晚上在球场跟巴布一起吃饭的黑小子。也许他们两个早就认识,也许是老乡。巴布很想到阿布跟前看看到底伤得重不重,看到傅铭宇正在给阿布包扎,就没敢靠近。他知道自己除了替他担心,起不了任何作用。



除了北星公司,工程场地里干土建工程的还雇佣着很多的印度人,尽管很多印度人没有任何技术,但找不到比他们工资薪酬再低的。城市发展无论什么时候都得需要大量干粗活、重活、苦活、累活、危险活的劳工。就像中国城市一旦缺少大量干普通作业员的工人,不知多少工厂会倒闭。这里一定是在经济方面认为雇佣印度人才是最划算的。占有这里人口比率很多的印度人,像这里的华人一样,早就在这里定居,把很多的印度人引到这里做工,谋取中介劳务费。到了这里才真正明白,世界到处都是大同小异,没有啥可神奇的。



除了主管这里的安全官萨拉姆丁是印度人,其他工程方面的主管也有很多印度人。这帮家伙总是借着对同胞关心的明义,找外来公司的麻烦。只要多少给他们点好处堵住嘴,啥也也懒得管了。



北星公司早就想到,在这里干工程,跟印度人搞好关系,看在一国同胞的面子也会少去很多麻烦,弄不好很多印度人就是他们引荐过来的。尽管中国也是世界人口大国,但中国政策下的迅猛发展,可没有那么多的廉价劳动力来这里助推发展建设。因此这里对印度人的好感和依赖完全是廉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切掩饰都徒劳无益,从赵西海焦虑不安的表情,傅铭宇早就想到,给印度黑小子造成伤害,他一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我不止一次的说过,干活的时候,一定看护好印度人,你们是怎么做的,印度人刚来到这儿就出事了,怎么交代?”救援车刚刚离开,尽管傅铭宇并没有下达命令把工人召集过来,很多人自觉地来到了傅铭宇的面前,默默地站在了那里。不知道傅铭宇说的交代指的是什么。尽管很多人对傅铭宇的说法有些不服,‘既然这些人在这里起不了多大的作用,还要他们有什么用?’终究没有一个人把这句话说出来,毕竟受到伤害的是印度人,无论说什么都是理亏的事。



“我让他看着起吊的物件,我在拉葫芦准备物件起吊到位的时候,好让葫芦把物件接过来,谁知这个时候物件被卡在了下面的钢梁上,钢丝绳突然断裂,物件掉在了下面的平台上,断裂的钢丝绳抽在了他的身上,结果就出了这样的事。”在傅铭宇没有问事故经过的时候,赵西海把心里想好的话当着很多人的面说给了傅铭宇。在他说完这些话的时候,眼睛不时的朝着旁边的中国人看了看,意思是我说的没有一点的假话,他们可以作证。说这些话的时候赵西海的右手始终在做着拽手拉葫芦链子的动作,好像是在证明他自始至终手里都没有放开过那根链子。



有的除了会说印度话还会说英语的印度人,尽管一直在听赵西海用汉语跟这个中国的工程经理在讲述着事情发生的经过,尽管对于这种汉语之间的对话一句也听不懂,不过他们从赵西海一脸无辜的表情上推测他一定是恶人先告状,把全部的责任都推到了那个受伤的阿布身上。最起码是在说他是没有任何责任的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