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后,刘不韦立即派出信使,快马加鞭地前往咸阳,将大日国乞降的消息传给秦皇。
数日后,咸阳城内,秦皇嬴安正在皇宫中批阅奏章。他身着龙袍,一脸威严地坐在龙椅上。
这时,一名白玉奴匆匆走进殿内,她跪倒在地,说道:“陛下,镇倭侯刘不韦派信使前来,说有紧急军情禀报。”
嬴安听了白玉奴的话,心中一动,说道:“宣信使进殿。”
白玉奴领命退下,不一会儿,信使便走进殿内,跪倒在地,说道:
“启禀陛下,镇倭侯刘不韦已攻陷摄津城,大日国天皇千叶家茂派使者前来乞降。”
嬴安听了信使的话,陷入了沉思。他在想自己该如何处置大日国。大日国降而复叛,自己必须让它不能再次反叛。但大日国与大秦本土隔着大海,遍地东瀛人。自己吞并了,也不太好治理……
嬴安眉头微蹙,心中迟疑不决。他于是决定召开朝会。
巳时的朝堂上。
嬴安扫视着殿上群臣,开口道:
“诸位爱卿,镇倭侯刘不韦派人传来消息,大日国天皇千叶家茂派使者乞降。然而大日国降而复叛,背信弃义,若此次饶恕,恐日后再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东瀛之地虽小,潜力却不容小觑,我大秦在彼处仅有镇倭军一支,若强行灭之,恐难以稳固统治。众卿可有良策?”
大殿内一时陷入沉默,群臣们都在思索着应对之策。
过了片刻,文臣江革出列,他拱手道:
“陛下,微臣以为,大日国背信弃义,不可轻饶。但诚如陛下所言,眼下灭之确有难处。不如暂且受降,待日后我大秦国力更盛,再图他事。如此,既可彰显陛下仁德,又能为日后彻底解决东瀛问题争取时间。”
武将耿秉却不以为然,他上前一步,大声道:
“陛下,大日国反复无常,此为小人之国,留之必为后患!我大秦将士英勇善战,镇倭军虽仅有一支,但士气正盛。末将请命,亲率一支大军东渡,与镇倭军合力。集合两军之力,扫荡东瀛,永绝后患!”
文臣江革听了,连忙反驳:“将军此言差矣。东瀛之地,地形复杂,民风彪悍。我军劳师远征,恐多有不便。再者,眼下我大秦刚灭鲜卑,百废待兴,此时不宜再兴兵戈啊!”
耿秉面色一沉,正要反驳,却被嬴安抬手制止。
“二位爱卿所言,皆有道理。”嬴安缓缓道,“但此事事关重大,还需从长计议。众爱卿还有何见解,不妨一一说来。”
这时,文臣龙方等走出列,他目光闪烁,说道:
“陛下,微臣有一计。我大秦可先令大日国割地赔款,仅留国都大和城。同时,在东瀛设立都护府,派我大秦官员前去治理,逐渐同化其民。如此一来,既能让大日国衰而不死,又能为日后彻底掌控东瀛打下基础。”
嬴安听了,微微点头,陷入了沉思。他倾向于龙方等的意见。
大殿之中,嬴安目光坚定地扫视着群臣,缓缓开口道:“朕决定吞并大日国,建立镇倭都护府。”
此言一出,群臣顿时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有人面露喜色,认为这是开疆拓土的壮举;有人则眉头紧锁,担忧其中的风险。
嬴安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继续说道:“但朕会保留大日国的国都大和城,留天皇千叶家茂一命,从而挟天皇以令东瀛。”
文臣江革听后,上前一步,拱手道:
“陛下圣明。我大秦与东瀛远隔重洋,如今兵力有限,难以大量驻扎。如此一来,借助天皇在东瀛人心目中的信仰地位,以瀛制瀛,实乃上策。”
武将耿秉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其中的道理,只得沉默不言。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