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4、插曲终了(第2/3页)

刘吉:清醒了,脑子清醒了。

“哈哈哈!”一直稳坐高台的刘彻笑了出来,居中劝架:“哈哈,好了好了,都别逞口舌之利了。”

这也是劝的偏架。

毕竟刘吉是真正把汲黯一顿好骂,而汲黯回敬的,不过是不痛不痒的挑拨离间。

刘彻知道刘吉并无言外之意,不过是吓呆后的胡言而已,并不在意。

再者,把他和始皇帝相提并论,难道不是肯定他的功绩吗?

儒家那一套衡量君王功过的标准,他何曾信服、在意过。

刘吉入殿以来的表现都可称得上聪明。

而且相比聪明到老辣圆滑,他的聪明尚且稚嫩意气,也更讨人喜欢。

刘吉见机识趣的本领,那也是童子功了。

一秒当回乖巧侄子:“唯!皇叔教训的是,臣侄一定谨记,绝不再轻易逞口舌之利!”

真到需要的时候,他会慎重地逞口舌之利。

“你啊你啊。”刘彻隔空对刘吉指指点点,却不说一句重话。

汲黯也爬起来,拜倒在席上:“臣知错。”

孤高硬气如汲黯,‘知错’二字就已是委曲求全的极限了。

再多的自陈己罪的话,无论如何也出不了口。

刘吉侧头去看拜俯的汲黯,心里暗摇头:粗略来看,汲黯与历史上的名臣魏征相比,还是要差点。

至少以魏征的情商,应该不会在今天这样的大喜场合扫兴。

……

吵架插曲终了。

刘吉又把话题拉回来。

“主爵都尉的顾虑,倒也不无道理,穷兵黩武确实要不得。”

“臣侄不会引经据典,再者空谈误国,但也知道过犹不及的道理。”

“当匈奴被打残,不成后患时,及时收手,暂止兵戈、休养生息,以最小的损耗谋得最大的利益,那样才真正是一笔划算买卖。”

比如,漠北之战结束后,匈奴远遁,而漠南再无王庭。

那时对匈奴的大举军事行动,就可以宣告结束了。

有卫霍双璧的前期五次对匈战役就足矣。

后期六次出击匈奴,不是无功而返,就是全军覆没,纯纯是空耗国力。听话,咱就别打了好吗?

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

这会儿刘吉不是以进谏的姿态,明显是在给汲黯找台阶下,刘彻未做多想,颔首肯定:“言之有理。”

于是刘吉顺势就对汲黯一揖礼,“方才是某意气轻狂了,冒犯之处,还请海涵。”

不得不说,刘吉说话虽气人,但剥去辛辣的字词,所言也有二三分道理。

汲黯起身后就臭着一张脸,但也草草拱手回了一礼:

“哼。”

虽然回礼,但是哼声嗤鼻。

刘吉:行叭。

反正他也只是说说场面话,目的是收束过渡一下话题。

勉强把场面敷衍周全回来了。

刘吉终于说回正题:“诚如臣侄所言,为子孙后代计,大汉对匈奴也不得不予以抗击。

而但凡战争,就免不了牺牲。将士们是为国、为大家而死,虽死犹荣。”

“可战死将士的小家,他的父母妻儿,却也实实在在地因为他们的牺牲、一去不回,而承受了剜心之痛。再往远说,还有因此而引出的劳力短缺的困局。”

“臣侄不能说让将士们为了回家,而怯战畏死,因为那样他们只会死得更快。

真那样畏死,或将国之不存,十数年后,他们的家人就也都要追随而去了。”

“因此,臣侄只想尽己所能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