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元春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1),上元佳节自来热闹,这一日的京城更显繁华,各色各样的彩灯挂在路旁,将夜间照成琉璃世界,灯火之下,是数不尽的摊贩,各式的物品摆着,有自家做的吃食,也有绣坊精心绣出的作品,更有颇具匠心的把件,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康熙执政多年,天下已经出现承平之相,太平盛世里,老百姓攒下了几个闲钱,也愿意凑这个热闹,大街小巷摩肩接踵的全都是人,五城兵马司的衙役们到处逡巡着,唯恐在天子脚下闹出事来。
黛玉与胤祺从宫中出来后,便直奔这场热闹而来,胤祺早已让人在一旁的酒楼上订了雅间,上元之日的酒楼,雅间自是难寻,但在银子的攻势下,总有人愿意让出来。
是以,此时的黛玉与胤祺,正坐在最佳赏灯之处,眼前的桌子上,满满当当全是各个摊子上的小食。
胤祺见黛玉兴致颇佳,也不愿扫兴,他见桌上都是平和之物,挽起袖子,亲自用勺子舀出小碗,递给黛玉,笑着说道:“这民间的吃食,到底与家中不同,妹妹尝尝味道如何。”
黛玉知晓此时天色已晚,吃多了容易积食,非养生之法,她拿着筷子,浅浅尝着,偶尔吃着合意的,她愉悦地指给胤祺,胤祺扭头吩咐下人,记着是在哪家买的,方便日后再买。
黛玉撑着下巴,眼睛弯成好看的月牙,望着胤祺的所为,只觉着人间美事,莫过如此。
这边黛玉和胤祺在感受着上元佳节的灯火阑珊,另一边贾府中,在众人的殷切期盼中,元春的车架终于到了荣国府。
菜色的布料在光秃秃的树上扎成一朵朵花,柔和了冬日的凛冽,荣宁二府处处灯火通明,为了元春省亲特特造的园子恍若神仙府邸。
自史老太君开始,阖族的人都在荣国府前等待着,就连贾宝玉都收起来往日的骄纵,一心期盼元春的到来,远远听到小太监的通传之声,乌压压的一片人全跪了下去,等着元春的轿辇。
月上中天之时,元春终于到了荣国公府门前。
这是元春自选秀入宫后,除了午夜梦回,再也没有回过的家。她强忍着眼泪,受了全族的礼,又在亲近家人的簇拥下,入了荣国府的大门。
近乡情怯,元春回家不可谓不激动,但她白日在宫中发现了件了不得的事情,急着将此事告诉家中,对于其他流程便显得心不在焉,好容易受完了贾母等人的礼,又被伴着逛完省亲别墅,吩咐家中几个小辈写诗后,元春终于腾出功夫,与贾母和王夫人说体己话。
元春是由王夫人所生,贾母养大,她要和这两个长辈私下说话,也是应有之意,早在见面之时,几人已经抱头痛哭过了,此时再见,情绪终于趋于稳定,能够说正经事了。
“真的吗?”贾母听到元春低不可闻的声音,顾不上尊卑,一把将元春的手抓住,元春保养得宜的手背上顿时浮起红印,但此时谁也顾不上这个印子,贾母高兴地再三确认:“这消息可属实?”
“是啊,大姐儿,”王夫人喊着元春幼时的称呼,严肃问道:“皇家事可不能乱说,说不得治个大不敬之罪,那可就不好了。”
“虽然没有明言,”元春肯定地点头:“但我看今天这架势,林家表妹的五福晋之位是板上钉钉的。”
王夫人垂下眼,转着手中的珠串,平息着内心的波涛。
“好,好,好!”老太太忍不住连喊几声好,她隐隐知晓这外孙女是有大造化的,但他们这样的人家,与满族大姓还差些距离,她对黛玉最好的设想,也不过是阿哥侧福晋,却没想到元春给她带来了这样的好消息,别看现在五阿哥还什么爵位也没有,但无论从血脉还是从恩宠,日后必会封为亲王,黛玉自然就是亲王福晋,这绝非一般人能得到的。
“到底是一家人,等到玉儿和五阿哥成亲了,你在宫中多少也能有人陪。”贾母笑容满面地叮嘱:“见着玉儿,记着对她多关照几分。”
元春微不可见地摇摇头,内心苦笑不已,旁的不提,就白日里皇太后爱护的劲,林家表妹在宫中绝吃不了亏,轮不到她关照。
更何况,她自己都是自身难保,凭什么关照黛玉呢。
元春素来是个报喜不报忧地体贴性子,但兹事体大,她深知母亲对黛玉的不满,将白日里的事儿事无巨细地与贾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