瞧着明瑶华神色无虞,才放心离去。
明瑶华却是打定主意,以后宁肯麻烦些找别处的木匠,也要远着曹家和徐氏了。
楚明霁从书房出来,懊悔道:“早知道就等两天,向齐兄打听打听哪里有别的好木匠。”
明瑶华宽慰他:“这也是没想到的事,曹木匠的为人和手艺都是不错的。且都是邻里邻居的,就是问齐大哥,他先推荐的也定是曹木匠。”
“罢了,不提这事,你别将那徐氏的话放在心上就好。”楚明霁坐下发出感慨,“难怪古人说千金买房,万金买邻!”
明瑶华一下子笑出声,侧坐到他怀里,双手揽着他的脖子,促狭道:“《论语》里说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明霁哥哥就以此为考题,作一篇策论,如何?”
“你这个小刁钻。”楚明霁在她脸上亲了一口,语含笑意。
*
对楚明霁院试上心的外人,还有秀水村的楚家兄嫂。
“娘,二叔好久没没回家了,他是要考中秀才了才回家吗?”
楚进才八岁多,分家时的闹剧他懵懵懂懂,只知道爷爷奶奶没了,二叔和二婶就不在家住了。
楚大嫂抱着一岁的二儿子楚盛在哄,听到大儿子楚进突然说起被分出去的小叔子,愣了愣,“什么考秀才,你听谁说起你二叔了?”
“在学堂听夫子说的,夫子说二叔是等着考中秀才衣锦还乡,还说爹和娘会后悔。为什么爹和娘会后悔?”
迎着孩子清澈的眼神,楚大嫂噎了一瞬,冷哼道:“考中个秀才算什么,等他当了官儿再说吧。”
楚进不知道娘为什么不高兴了,低头和背了好几遍也没能记住的文章较劲。
楚大嫂抱着小儿子,看着大儿子手里拿着书本,心中充满了期盼,“娘不稀罕你二叔的秀才,娘就等着你给娘考一个秀才回来,那才是娘的风光呢。”
话虽这么说,等家里男人回来了,楚大嫂还是悄悄和楚雷声说道:“万一他真考中了怎么办?中了秀才倒没什么,我就怕他运气好,以后真能有个官当,他不得回来报复我们?”
“怕、怕什么,他就是当了官,也是我楚家、楚家的人。”楚雷生得了大笔的家业,当上了秀水村的小地主,田地都租出去给佃户种,闲暇就出去喝酒闲聊,喝得浑身酒气回来,一开口就将楚大嫂熏得扭开脸。
“他敢忘本,我就让村里的叔伯们告他不孝、不孝不悌,他的官别想好好的、好好的当下去。”
楚雷生酒气上头,说话都不利索,脸上的横肉也被酒意熏红了,脑子还打着好算盘。
他读过两年书,后来嫌读书累就不读了,但还记得教书的夫子说过,读书人是最重名声的,要孝顺父母,友悌兄弟,否则长辈一状告到衙门去,官途就毁了大半。
何况楚明霁还不是楚家的血脉,更要感恩楚家给了他一个容身之处。
至于家里的宅子田地,就算是楚母带来的嫁妆置办的又如何,既然到了楚家,那就是楚家的家产,他是楚家长子,合该拿大部分家产。
见男人说得底气十足,楚大嫂也放下心来,把这事抛到脑后,一心催着楚进好好读书,以后考秀才考举人,最好考个状元回来。
*
时间到了九月末,院试的日子越来越近,明瑶华突然生出几分紧张,每日都买了新鲜的菜肉,做四菜一汤,兢兢业业地照顾考生,就像她前世高考享受的待遇一样。
楚明霁还是一派云淡风轻、胸有成竹的模样,日日的学业都照着计划来,偶尔还有空闲指点明甫光的功课,日子平静而温馨。
而在金陵码头,随着船家解缆扬帆,一艘高大楼船缓缓离开渡口,沿着运河北上,目的地是遥远的京城。
被赐名香菱的薛家丫鬟趴在小小的窗户边上,眼里含着两泡泪水,眼眶发红,呆木木地看着越来越远的金陵。
她被拐子拐走后被多处转移,长期困在屋内不得自由行动,但依稀还有小时候的记忆。
她有父有母,父母待她很是疼爱,家中也有丫鬟服侍。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