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章 旅途(第1/2页)

且说赵子阳母子一行人踏上了前往开封的道路,由于母亲有孕在身,马车行驶的平稳而又缓慢,一日行程快时也就三十多里,慢时也才十多里,后面几名汉子也都能步行跟得上马车行驶。也是明朝这个时期驿站系统发达,每个驿站之间相隔几十里都会有一些客栈,他们一行人也就是为了在天黑之前赶到客栈过夜休息,才会每天行程不一。但有些客栈距距离有些远,所以偶尔也会有风餐露宿之时。
车辚辚,马萧萧,一行人一穿山越岭,通城过关,一走就是大半个月,过了潼关之后,缓缓进入河南地界。
世道也算太平,一路上他们母子一行人每每有遇到什么强盗土匪。这半个多月来,赵子阳大部分时间都是跟母亲在一起,拿着《千字文》、《三字经》两本书跟着母亲认字,也算是将两本书上的字认全了,母亲赵氏对于他的勤奋也算是很欣慰,但这也使得她更加伤感,总是在说,“我的阳儿如此聪慧勤奋,要是能够踏实进学,未来一定可以高中进士的。”听着母亲的期盼,赵子阳暗自下定决心,再给平一指当药童期间,也不能将学业放下。
他们这半个多月行程走下来,偶尔也会在县城内的客栈过夜,每当这时,赵子阳总会一个人待在客栈大堂的角落里,听着路过行人的一些交谈声,不过遇到真正的江湖人士还是不多,大多都是一些下三流的人物,但功夫不负有心人,还是让他了解到了一些江湖信息,什么武当、少林、丐帮之类的门派帮派。不过就他这样在客栈角落听别人谈话,也不可能真正知道什么有用的信息,但就算这些,也让他推算出不少有用信息。
比如说峨眉派和崆峒派,这两个传自宋朝末年的江湖大派还依旧存在,虽然实力不如五岳剑派和武当少林,但也没有销声匿迹。这些更让赵子阳想到了自己家就是在终南山脚下,有了探索古墓和全真遗址的想法。
时间也就在一行人的行程中慢慢流逝,白天赵子阳就在马车里跟着母亲读书认字,遇到道路崎岖难以行使的道路时,母子也会下了马车,在何婶,也就是为了照料母亲才特意带上的婶子的搀扶下慢慢行走,也算活动一下筋骨。赵子阳偶尔也会与保护他们的那几名汉子聊上几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这时他才知道这些汉子都是托庇在自家举人父亲名下的农户,只是他们年轻时混过江湖走过镖,熟悉西安府至开封府的官道,才被特意带上的。不过当赵子阳问到他们关于江湖上的事情时,他们也都不是很了解的样子,据这些人自己说的述说,总结下来,他们也都是普通农户而已,年轻时也就有一把子力气,帮一些镖局出过力而已。
进入河南地界又是半个多月后,开封城也慢慢在望,赵子阳的心却慢慢忐忑起来,虽然下定决心跟着平一指学医,但是不知道平一指的态度,更担心性格古怪的平一指让他去做一些试药之类危险的事情,这要是心有多大才能能不七上八下。
来到这个世界快两个月,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旅途中,但是这也让赵子阳对这个世界有了一个更多的了解,他慢慢认识到这是一个真实不虚的世界。
这个世界正处于历史上的明朝弘治年间,结合了解的一点点前世明朝历史,起码他知道现在朝堂清明,皇帝勤于政事,励精图治开创了明朝的“弘治中兴”。又结合这近两个月亲身体验,他看到这个时期的明朝,身边的每个人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江湖只是这个世界的小小的一角而已,大部分人也都是平常普通人而已,每个人都想为生活的更好而努力,底层的大多数百姓安居乐业,虽然辛苦,却也没有江湖上动不动死人的打打杀杀。
开封城就在赵子阳放飞的思绪中缓缓变大,出现在一众人眼前,目的地的到达使马车外一众身心疲惫的汉子们长须了口气,接着他们看着遥遥在望的开封城带着点愉悦的心情说起话来,“终于到了,这一趟为了这五两银子可真不容易,大伙进了开封城可要好好吃喝一顿。”其中一个算是带队的汉子意有所指的大圣对着大家说着,他的目的也的确达到了,被他粗桑的声音拉回神的赵子阳就看到母亲对着何婶点了点头,接着何婶拉开马车门帘布探出身去,“就你张麻子嘴长,这一路上缺了你们的吃还是少了你们的喝,我们东家仁义,还会少得了你们的,用得着耍这些小心思不成?”何婶先是对着领队张麻子一阵笑骂,然后又转头对着大家伙大声吆喝道,“大家伙拿出路引赶紧进城,东家发话了,进城安排妥当后先给大家发下二两足银,吃喝都给大伙要上好的,只盼大家尽心竭力。”
“东家仁义,是小的碎嘴了,在这里给东家赔不是了。”张麻子先是作了个揖,这个对着马车大声吆喝道,他刚说完,一阵稀里哗啦的东家仁义从大家伙嘴里冒了出来。何婶也不去管他们,直起身子向着开封城门张望而去,果然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赵果,这儿,这儿,快来迎接夫人和少爷。”
赵子阳听到何婶细长的叫唤声,在马车里站起身子,小脑袋探出车窗,果然看到了父亲赵珺的跟随,也就是张婶的儿子,也是自家的远房表亲,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朝着马车方向奔来。“赵果拜见夫人少爷。”赵果奔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