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比例可按照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一君、三臣、九佐使的原则来处理。
在药物配伍中,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用在一个方剂中,相互之间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有的药物共同使用能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两药相遇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有的药可以制约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如果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不能同用等。《神农本草经》总结了七种关系,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恶、相反、相杀等,认为对此“七情”要“合和视之”,这便是“七情合和”的配伍原则。
平一指哪里知道,为了学习《神农本草经》,让他受自己为徒,赵子阳这三个月来也是夙兴夜寐,拿出了前世面对高考时的态度,这才把整本书吃下来,就这样有时书中的药材还会辨识错误,这也就是他年轻的身体里是一个成年的灵魂,才不会像其他小孩子那样跳脱,这三个月中,赵子阳也看清了自己,他根本就没有什么过目不忘,记忆力也就是中上之资罢了,他能做到把整本书吃下来靠的就是毅力,靠的就是对着每一样药材不停地品尝辨识,这才有了平一指的震惊罢了。
当然,平一指对他的沉稳坚持也是很看重,不管做什么都是要有毅力的,不然从古至今为何没有人会把聪慧当成一种品质,反而会把毅力作为成一种优秀品质。
这三个月中,在赵母生产,诞下一个小儿子的第二天,也就是一个月之前,平一指正式当着赵父赵母的面前将赵子阳收为弟子,在赵子阳强力的要求下,伤势快痊愈的赵父也正式给他起名赵子阳,不过没有字,这要等他加冠之后才会有。
时间就在赵子阳的学医生涯中快速流逝,不知不觉也就过了三年多,现在赵子阳也已经十一岁了。三年前,在父亲伤势痊愈,也就是母亲诞下二弟三个月之后,赵父赵母告诫赵子阳一番,留下赵果照顾他,就带上其他人离开了朱仙镇返回家乡去了。
在这三年里,赵子阳学完《神农本草经》后又按照平一指的安排系统的学习了《唐本草》、《证类本草》等等药理药材方面的书籍,对药理方面有了系统的认识之后。又开始学习人体经络腧穴方面的医学,特别是看到平一指宝贝似得拿出一个人体模型的铜人和一本《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后,赵子阳又拿出学习《神农本草经》时的态度,就差没做到悬梁刺股,总算是将人体脉络腧穴完全记下来,弄清楚了人体当时所知道的所有经脉穴位。之所以投入如此多的精力,是因为赵子阳知道,他要为将来武学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不然到时拿到一本高深武功秘籍看不懂就很尴尬了。
在系统的学习完人体经络腧穴后,赵子阳也对次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上下内外,感应传导信息的同路系统,经络包扩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和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内藏于府藏(脏腑),外络于支节。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十二经脉按其循行顺序分别成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由于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其为“十二正经”。
而腧穴就是现在所说的穴位,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载穴位六百五十七处,除去双穴则有穴位三百五十四处,这也是针灸铜人上有的正穴,而平一指则告诉赵子阳,人体穴位成千上万,目前所公认的穴位就是这六百五十七处,其中正穴三百五十四处,但是他知晓除了这三百五十四个正穴处,另外还有十一处正穴,共三百五十六处,正合周天之数。
而人体中,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的“正经”有十二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二十四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十四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就是“正穴”。
这三年时间,赵子阳废寝忘食的跟随平一指学医,不但对平一指传授的药理药材理论知识和人体脉络腧穴理论有了系统的认识,记下了平一指要求牢记住的所有知识,学会了针灸之术,更是将平一指所藏的医书全部看了一遍,对于给人疗伤看病也算有了自己的见解,就差学习病理方面的内容和平一指所独有的一些针灸之术,这些按照师傅平一指所说,要是给人疗伤看病的实际操作中学习更能事半功倍。
(本章完)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