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69章 后记(第3/5页)

个儒家,在刘毅之后一直到后来的唐、宋、明,儒墨之争几乎贯穿了整个历史,刘毅之后的墨家,就像现在的科学家,喜欢研究东西,我们华夏能在一战和二战之中免于战乱,各国不敢来惹,这都得靠墨家,但罗贯中是个儒生,他肯定不喜欢刘毅,虽然不敢直接黑,但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能够明显感觉到他想要把刘毅给淡化。”

“那第二个原因呢?”嘉宾询问道:“按照老师之前说的,刘毅参加的战役可不少。”

“不但不少,灭魏以及吴国的投降都跟刘毅有直接的关系。”专家笑道:“这就不得不说刘毅打仗的特点了。”

“不败将军?”嘉宾好奇道。

“是不败,而且刘毅还是名将杀手,大家所熟知的夏侯渊、曹洪都是死在刘毅手中,此外乐进是被刘毅生擒之后被杀,另外张郃、曹仁、曹真、曹休的死,都跟刘毅有关,另外他还生擒过吕蒙,蒋钦、周泰之死也跟刘毅有关,另外司马懿是刘毅灭了魏国之后,让曹芳杀死的。”专家道。

“这么厉害?”嘉宾愕然的瞪圆了眼睛,这曹操和孙权帐下能打的武将感觉都被刘毅祸害了一遍。

“是很厉害,但却很难让他的对手服气。”专家笑道。

“这些人心胸也太窄了吧,那这么多精彩的战争,罗贯中就忍心不写?太小气了。”嘉宾有些不满道。“这还真怪不得罗贯中。”专家摇头道:“刘毅这个人,擅守,前面也说过,刘毅这个人是个工匠或者说科学天才,他在早期最擅长的不是制造兵器,而是土木工程,他造的城墙不但坚固,而且速度还很快,水泥就是他发明出来的,他在战争中也很好的利用了自己的天赋,只要对敌,就先建营寨,箭塔什么的,加上他造出来的弩、弓射程都很远,能够压着敌人打,所以每当对战,他做的第一件事是派人去探查敌情,第二件事就是建造,只要敌人不来攻,他就会一直建造,而且他一辈子都在研究防守的兵法。”

喝了一口水,专家继续说道:“我们看三国演义,最精彩的就是两军打仗,双方或是各逞奇谋,或者比用兵,但刘毅他不一样,他打仗一般只做两件事,探察敌情,然后防守,他不会想进攻,他会跟你比耐心,磨你的性子,直到你心浮气躁,然后再激你过来打他,然后仗着他的城墙、见他大量杀敌。

而且他这个人坏呀,他不出兵,但会挑拨你过来攻,攻城比守城难,伤亡也要大,这是常识,最典型的一次,就是夏侯渊、曹仁、乐进三个人带领兵马打他,结果他不出来,给夏侯渊送了个女装,结果夏侯渊毛了,最后被刘毅打的损兵折将,狼狈逃回,乐进就是在那一仗折在他手下的。”

“老师,这好像也不算出奇,历史上擅守的武将也不少。”嘉宾疑惑道。

“是不出奇,但能贯彻始终的可不多,这才是刘毅最厉害的地方,哪怕是他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他做的第一件事也是防守,最经典的就是伐魏之战,当时季汉兵分两路,一路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庞统和刘诚,另外一路就是刘毅,他在当时的河内对阵司马懿。”

“司马懿真的败给了刘毅?”嘉宾有些接受不了。

“司马懿确实很厉害,他早在这一仗的八年之前,就预测到了这一仗,并请当时还是魏朝人的马均在风陵渡设计了水坝,用了八年的时间,做成两道水坝准备水淹汉军,若这计策真的成功了,那历史或许会被改写,但可惜,司马懿遇上了刘毅。”

“当时的季汉虽然兵马不如魏朝多,但装备精良,而且人人奋勇争先,而司马懿在河内的兵力也并不见得就比刘毅的人多,相同兵力的情况下,季汉的军队一般都是碾压敌人的,但刘毅不一样,他去了黄河边,第一件事就是防守,思索司马懿会怎么进攻,防守有什么漏洞,还做了地动仪,测量水位,反正你能想到的事他做了,你想不到的他都想到了,就这样,司马懿准备了八年的计策,被刘毅破了,而且之后还找到了魏朝建立的堤坝,在黄河做了机关,把河道给改了,结果第二次大水发下来,刘毅没事,司马懿的营寨却被自己的计策给淹了,这一仗,等于是马均和刘毅这两位三国时期最顶尖的名匠之争。”

“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么?”嘉宾有些感叹道。

“这个不好说,不过刘毅对自身的安全很看重,而且他统帅军队,敢放权,也敢部下足够的信任,其实元帅是做什么的?不是你能征善战,而是你得知道什么人能做什么事,而且可以放权把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刘毅究竟会不会打仗,这是个谜,在历史界有很多争议,但他是一位出色的元帅这点,却没人反对。”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