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卷:元璞文集 桃花山连环洞的传说(第3/4页)

一脚把其中的一半踢下了山顶,同时也把自己已经断为两截的宝剑抛向了后山。然后他又让秦琼用他的瓦面四棱金装锏,在剩下的一半上面,刻下了一个大大的‘独’字。”
姑且不论,这个传说的真假,但是后来这个桃花峰便被人叫作了独角峰。直到今天在独角峰的山顶,还能见到那块高达数米的巨石,而且在那犹如斧劈剑砍的向阳光滑平面上,还确实能够依稀看到那个大大的‘独’字。
而这块巨石,也自然被后来的好事之人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秦王试剑石,一直流传至今。
上面所说的是桃花山的传说,下面才是桃花山中连环洞的传说,而且这段传说还要更早于前面的初唐时期。
话说汉末初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黄巾军主力无条件像曹操投降。投诚后的青州黄巾军,连家属在内共计百余万,其中的精壮者被直接编为一军,这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青州军。
这么多的人马一下子涌到了曹操的麾下,虽然徒然间壮大了他的声势和威望。
但是当时曹操并没有什么稳固的根据地,实际控制的地盘很少,再加上常年的流动作战,所以严重的财力匮乏补给不力,以至于时常捉禁见肘入不敷出。
就在曹操为军饷和军心大为头疼的时候,他手下的一位谋士站了出来,为了献上了一条“妙计”。
这位谋士名叫戏志才,和后来的郭嘉并称曹操早期最为倚重的心腹谋士,有大才,善奇谋,为曹操早期的军政初建立下了大功。
以至于,他英年早逝之后,曹操对另一谋士荀彧感叹:“自(戏)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
戏志才献上的这一条“妙计”,不是别的,正是向地下“借宝”,实际上就是盗墓取财,补贴军饷。
巧了,这位被后世称作“一世奸雄”的曹操,正是所谓的“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之人。
他是胸怀天下的豪杰,只要能够让他填报将士的肚子,有资本谋取天下,他才不在乎那些什么身前身后的“骂名”。
他听了之后,立即精选心腹,还专门设立了什么“发丘中郎将”和“摸金校尉”的官职,让他们四下找寻那些有“名望”的大墓,进行公然发掘大肆盗取。
甚至,在盗掘汉梁孝王大墓的时候,曹操还亲临指导,掠取宝物。据说,就这一座大墓,就足足够曹操当时三年的军需开支。
但是,由于他当时草建之初根基不稳,不得不亲自领兵常年在外面四处征战。而他大肆盗取的那些大宗的金银财物,又不方便整日随身携带,以免夜长梦多节外生枝,于是他私下与戏志才商议,秘密的找一个地方进行临时保存以作长久之计。
恰巧,戏志才在早年间无意间得知了这个桃花山连环洞的存在,知道这个天然大洞里面的空间极大,非常适合加以改造利用。而且,这里又是当时曹操的大本营附近,基础条件稳固,便于实际控制。
再加上,这座桃花山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于是曹操便密令戏志才督率数万精壮民夫,对原有的连环洞进行了大肆开凿扩建,对外声称挖掘藏兵洞。
不到两年的功夫,戏志才就基本完成了藏兵洞的扩建。整个藏兵洞从东面的万丈崖水库底部的暗道进来,直接通到主峰桃花峰的山腹之中,最后再折返到桃花洞中。
两端的通道都不甚宽大,而且曲折幽深,但是里面的主洞空间极大,根据原先的天然洞穴被人为扩建成了上下三层洞窟。每一层都以相对狭小的竖井或者斜井相同,从下往上空间逐渐变小。
按照当时戏志才的设计就是,最上面一层专门珍藏那些从古墓中盗掘来的珍奇异宝,一般不会怎么移动使用。第二层用来存放那些古墓之中的普通金银财物,一有紧急需要,随时运出应急。最下面一层则倒是真正的用来储存粮草,以备不时之需,只是平时不会轻易调配。
至于为什么后来在一些文献资料上,看不到一丁点关于这个藏兵洞的记载,那估计也只有此间真正的主使人一代枭雄曹操,他老人家自己知道了。
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个藏兵洞一下子就凭空消失了,从此变成了一个传说,没有人再真正的进去过。
直到有一天,明代有一位道号一尘道人的修真人,在雁荡山云游的时候,无意间听到了附近隐匿着一对恶名昭彰的“雌雄双魔”。后来仔细一打听,原来它们只不过就是此间一对修炼成精的异种血蛇而已。
这对血蛇早先已经苦苦修行了数百年,后来机缘巧合误食了极为罕见的奇毒异草——血魔花,一下子就变成了拥有高强法术的妖魔。它们蜕变成妖魔之后,时常化作人形,四处为非作歹。
它们性情凶残,尤其喜欢强掳一些年幼的童男童女,吸食他们的精血,强练自己的魔功。平日里,仍旧化作血蛇,隐匿在雁荡山的群山之间。
由于它们的法术高强,而且又擅长隐匿,很多专门闻讯前来降服它们的正派人士,大多都无功而返。有时,甚至还会白白搭上自己的性命,被它们吸尽精血而亡。
当这位一尘道人闻听此事之后,顿时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