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1章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欲(第2/3页)

商局以外的华商轮船实行种种限制,规定:“五十年内只准华商附股”,“不准另树一帜”。

虞洽卿嘴角微微抽动,刚端起来的杯子又给放下了,不着声色道:“我听说美国著名学者特斯拉先生跟你私交甚好,莫不是美国公司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如此也是甚好,尽显两国友谊呐。”

“嘶~小程啊,没想到你还这么有实力,真人不露相啊。”

虽然他一手创办的三北轮船在开始阶段只有百吨小轮三艘,只行驶在长三角附近区域,可没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资本无心东顾,水运运价暴增。

发迹后的虞洽卿正像他母亲介绍的那样,回馈故里终生未歇,为家乡福利出力甚多,一生累计向他的故乡宁波共投入500万元用于家乡建设,涵盖办学校、建银行、修公路、通电话、创诊所等等。

就差指名道姓自我介绍了,可惜程诺就是不吃这套。

这话问完,虞洽卿自己都不信科学院没有这方面的机械人才。

有这么一个历史背景,对方还明知故问,程诺瞬间明白,这是在等着自己开口去求他。

程诺一副遇到知己的模样,故意忽略虞洽卿后半句话,故作高兴道:“虽然张老的轮船公司主要为大生纱厂服务,但救灾之事人命关天,他一心救国,创办实业也是为了此事。

“可这只是过去之事,现如今已大不一样。”在这么大的利润面前,虞洽卿咬咬牙说道:“招商局名为官督商办,实为封建衙门,冗员繁多,坐支干薪,管理混乱,效率极低,营私舞弊,贪污风行,十万斤粮食从上海出发,到天津后能有五万斤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程诺故意将话里的弦外音过滤,若有所思道:“确实还不够,毕竟天气是动态变化的,难免有些突然情况让我们捉摸不透,预报的天气可能不准。

到时候对方不仅能一分钱不出,还白拿救灾大义,甚至该拿的运费还能再涨上一笔,实在是一举三得。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这些情况程诺自然是知道的,不过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故意不看虞洽卿的脸色,叹息之余又“想”出一个主意:“大爷,你觉得大达轮步公司,我与张老私交甚好,乃忘年之交,这点事他不会不答应吧。”

程诺摇摇头,故意卖着关子:“非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此时还是交给自己同胞比较好。”

回想起轮船招商局的种种过往,程诺点头道:“招商局创办仅一年,日本出兵谋占台湾,招商局奉命派船运送军队渡台守岛;中俄边境吃紧时,招商局轮船又装载皖、楚诸军赴山海关洋河口防线,当然还有中法战争等等,不负创办初衷,我们理应支持。”

“这……”虞洽卿一时语塞,脸上差点按耐不住,把杯子里的茶水一饮而尽后,又咬着后槽牙强行欢笑:“季直(张謇)兄当年豪掷六十万白银创办的大生轮步公司,算得上上海第一家民营航运企业。

看着这茶水,虞洽卿喝也不是,不喝也不是,实在是太过苦涩,可不喝吧,心里又是一阵翻江倒海,如今听到对方能提前预测那么大海域的天气,心态已经悄然发生变化。

恍惚间,其重要性甚至超过这次“一石三鸟”的计划。

虞洽卿心底还是有那么一些爱国心,联想到轮船招商局设立的初衷,也不禁感慨:“李中堂曾说轮船招商局无事时可运官粮客贷,有事时装载援兵军火,从此中国轮船可期畅行,实办海防一大关键,如今看来确有其用。”

考虑到家乡靠海多滩涂,盛产棉花却出行不便,人民生活清苦,这位直接在当地建轮埠和轮船公司,初始目的便是将家乡的东西运出去。

谁愿意这次跟我们合作,我们的轮船就优先卖给谁。”

如今听到这话,虞洽卿心底的双重欲望被彻底勾引上来,简直是坐卧难安。

程诺很体贴的为虞洽卿续上茶水,脸上自信道:“我们科学院正忙着海上天气预报工作,目前通过徐家汇观象台在东海、黄海海域都有气象观测点,至少能做到海上提前一天气象灾害预报,因此天气所导致的航行问题并不大。”

程诺见状还不满足,把手中的抄网准备上来,一本正经道:“当然救灾重要,眼下还是以小改维稳为主,但是到了后面,我们肯定会建造自己的轮船制造公司。

“大爷,这个我们也早有预料,不就是烧煤吗,我们早就做好改进计划了,当做感谢张老了。”

虞洽卿心里暗喜,眼下国内最大的航运公司就在自己手下,这么多的物资不交给自己,还能有谁,不过出于“避嫌”,并没有主动提及自己,微笑道:“这话说得十分在理,自家的饭吃着最合口,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