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4章 白马(第2/3页)

“你脸是怎么回事?”
“不小心摔在地上便成这样了。”
矿长上上下下打量了许久,因为长时间的犹豫,耽误了队伍的进程,后面的开始埋怨起来了,矿长对着后面的埋怨者来了一阵火气,这一阵火气后,矿长给了苏伟一个牌子,这便是工作证了。苏伟接在手中,腾地窜进了矿区。二叔苏华在远处早瞅到苏伟了,他一把抓住欢蹦乱跳的苏伟。苏伟心中一悸,受了惊吓,见是二叔苏华,窃喜。二叔苏华摸着他的头发直说他是个精灵鬼。二叔苏华说进了矿区,事情就好办了,他可以安排他的工作。二叔苏华问他想在井上还是井下,井下任务艰巨,劳动强度大,井上装卸,搬运货物,轻巧些。哪知苏伟坚持说要跟随二叔下井。二叔又强调了一遍井下劳累,暗无天日。苏伟依然坚持说跟二叔下井。无奈,苏华只好答应他了。
这座矿井距离苏家楼一百来里路,到高家庄的路程不及五十里,他处在丘陵地带。四面村庄环绕,洪武年间,军队乱砍乱伐,一时间光秃秃一片。一天,一个惊雷震动了近处山岭的一块大石,竟然从里面“咕咕咕”冒出山泉来。被砍光的树木下生出嫩芽,窜窜而生,山岭、陵地都苏醒了,草木呈了灵性,山石又了韵味。也偏偏是在这样的山里竟然孕育了丰富的煤炭。起先是一个老农耕地的时候一锄头下去,地里都是乌黑发亮的东西。他以为这是上天惩罚山凹里的百姓,不让他们有耕地的良田。他这一说,村人都震惊与害怕起来。请了先生来察看,先生也是江湖上的骗子,胡吹海嗙一通后,也说是村人对于天神地公的不敬。他让村人焚香、杀猪、宰牛,做七七四十九天的法事才行。也巧,第二天从北京来了一个先生,这个先生不同于前位先生,他戴着眼镜,眼镜片子里的圈圈滚了一圈又一圈。他问村人是怎么回事?村人说了实情。这位先生去了山间,果真用锄头掀开一块,他端了上来看后大喜。村人问他这是什么,他说是乌金。村人闻听,也一一传开了,村里长辈问起,传言者说,乌金。村里长辈骂道,屁话,金子都是黄色的,哪里有黑色的——这事发生在清朝宣统皇帝退位那一年。
那位先生回到了北京,一个月后,又来到鲁镇。同来的还有骑着高头大马,穿着考究,气度不凡之人。但是他们的到来却引起村人的惊慌,这第一条便是他们脑袋后的那个长长的辫子都不翼而飞了。几匹高头大马刚入村便被村里长辈拦住了,有人呵斥,村里长辈不听,也呵斥。一位肥嘟嘟的看似官爷模样的人从怀里掏出一个家伙。当然,我们现在知道那是手枪。可是那时那地,村人是不知道的。那位先生赶忙阻拦,他下了马,将所有一切都解释给他们听。村里长辈不信,说得多了,村里长辈依然是半信半疑。他们来到山间与原野,先生拿出锄头左右一下,前后一锄,那乌黑发亮的东西在阳光的照射下特别刺眼。几位官爷都下了马,惊喜地望着这片土地,他们也都纷纷挥去锄头前前后后左左右右都来了几回,那欢笑声真像发现了摇钱树在哗哗作响。
有了决断,便有了大胆的设想。官爷说要在这里建设煤矿。村里长辈问什么是煤矿?官爷没有给他解释,只是说他会让县长下个布告命令这里所有的百姓都要迁离此地。他这句话,众人是听得懂的。一旁来的先生也不乐意了,他一旁哀求官爷说应该给村人一些补偿才是。官爷瞪了几眼,他不敢再次言语。
几天后,来了一支洋枪队,在村口贴下了布告,限令三天之内所有村民都要搬离此地,至于到哪里谁还过问呢。很显然这是强盗布告,村人誓言即便是死也要死在这片土地上。三天期限果然到了,没有一家一口离开,不仅如此,他们在村口通往山凹的道路上举行了示威,菜刀、锄头、木棒、铁锹甚至家里擀面杖都派上了用场,小孩子也赶来了帮忙。洋枪队开枪了,人的生命如同草芥一般羸弱不堪。村民倒在血泊中,后面的倒在前面的尸体上,枪响后,一片寂静,洋枪队再次接到命令,他们在挣扎的人们后背上又补上了一刀,还有更甚者,他们每家每户搜索,孕妇、孩童,一个也不放过,总之惨无人道。
至于,这些尸体,后人传说被掩埋在山沟里,也有人说洋枪队挖了一个硕大的天坑,埋葬了所有村人,还有人说洋枪队在这些尸体上泼上了厚厚的油脂足足焚烧了三天三夜才烟消尘散。
在这片山间果然树立了矿井,是最原始的煤矿矿井,一个铁架子撑着天穹,四只脚牢牢地抓着这片土地。当初那座矿井应该是现在这座矿井的雏形。可是这位官爷确实在井落成的那年便发了横财,横财伴横祸,祸真得就找到了他。山里的土匪洗劫了矿井,打死了正在饮酒的官爷,还有那个发现乌金的先生。至于是传说还是事实,我们无从考究,也没得地方志去探寻。即便有,恐怕也没有记载。
再看这座煤矿,处处是乌黑铮亮的煤炭堆积成了山,除了东面是矿厂大门之外,其他三面都堆积着煤山。矿工确实不少,也都忙得不可开交。二叔苏华引领苏伟来到矿井,苏伟探过头去看到的是宽阔,足有一个人身宽的黑洞,几条长绳绕着头顶的大辘轳,这应该是二叔苏华所说的人绞大轱辘吧。苏伟如此想。应该是的,数十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