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囘恶狠狠地磨了磨牙。
见此,蓝田君嬴谪连忙又补充道:“但是,若是大王将少君之子册立为储君,或就能熄灭魏人的怒火。”
“少君?璎儿之子?赵兴?”
秦王囘连问三遍,神色很是错愕,一时间没反应过来蓝田君嬴谪为何会提到他疼爱的外孙。
“正是。”蓝田君嬴谪拱了拱手。
他所说的,正是秦少君嬴璎的儿子赵兴。
既然如此,何不促成好事,将嬴璎的儿子赵兴过继给嬴遂,随后,让嬴遂成为秦国君主,并册立赵兴为秦国太子。
赵兴乃是魏王赵润的儿子,儿子得到了秦国的继承名份,魏王赵润又岂会再派兵攻伐秦国,夺取他亲骨肉的基业?
似这般,秦魏两国或许就能重归于好。
看着一脸期待的蓝田君嬴谪,秦王囘颇感无语。
他必须承认,蓝田君嬴谪的提及确实有很大的可行性,毕竟他的独子嬴遂,因为身体的关系至今为止确实没有子嗣,若他姐姐嬴璎的儿子赵兴为继子,鉴于赵兴体内倒也有他高阳嬴氏的血脉,放
但问题是魏国会答应这种事么?
要知道如今中原的局势,再不是数十年那般诸国林立的年代,如今魏国已将兵吞诸国、统一多年,可能过了今年,就连楚、越两国也或将被魏国吞并,使得中原之地彻底被魏国占据,唯独他秦国与魏国接壤。
就像蓝田君嬴谪自己所说的,倘若魏王赵润答应了此事,那么日后魏国就不好再对秦国用兵了,否则「父夺子业」,传出去未免不太好听。
因此,秦王囘不认为他的女婿赵润会答应这个提议。
当然,纵使蓝田君嬴谪的提及很大可能会被魏国驳回,但尝试看看又何妨?
万一魏王赵润一时昏了头而同意了这件事呢?倘若当真促成此事,这对于他秦国而言,倒也不失是一份保障。
至于使者的人选,秦王囘看了一眼蓝田君嬴谪,决定打
成与不成暂且不说,至少将这个烦人的家伙打
是的,就算魏王赵润同意将其子赵兴过继给秦国太子嬴遂作为继子,秦王囘还是要继续眼前的这场战争。
因为这是他秦国最后的机会,或者说,是
倘若这次无法重创魏国,那么,他秦国或许也将难以避免被魏国所吞并——他之所以派蓝田君嬴谪出使魏国,就是为了这件事而未雨绸缪。
魏昭武十年十月中旬前后,蓝田君嬴谪坐船抵达魏国的王都雒阳。
得知蓝田君嬴谪到来,魏王赵润当即派人请嬴谪入宫,并设宴款待后者。
别看魏秦两国的关系现如今变得越来越紧张,但这并不影响一向亲近魏国的蓝田君嬴谪
这一番话,听得魏王赵润与秦妃嬴璎皆是一愣。
半响后,嬴璎噗嗤一笑,似笑非笑地说道:“本宫那位父王,还真是不死心呐……”
正如秦王囘所猜测的那样,他女婿魏王赵润当然不会答应这种事,甚至于,就连秦王囘的女儿嬴璎都不会答应。
虽然蓝田君嬴谪描绘地很好,说什么「兄(赵卫)执魏国、弟(赵兴)掌秦国」,但事实上,却是取祸之道。
蜀国与苴国就是前车之鉴。
最初的苴国国主,跟那一代的蜀国君主就是亲兄弟,可后来怎样了?三代之后,苴国与蜀国的关系就日渐疏远,反而与巴国颇为亲近。
而近几年,苴国的君主为了摆脱蜀国对他的控制,竟然轻信了秦国的承诺,甚至帮助秦军攻伐蜀国,结果呢,秦军主帅王戬先灭蜀国,回头再灭苴国,直接将这两个国家都给灭了。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摆着蜀国、苴国的例子
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当世的王,就只能有一位,当代是他赵润,下一代多半是太子赵卫,赵润绝不会再扶持‘商君赵兴’成为秦国的君主,否则纵使这对兄弟俩不起矛盾,他们的后人也绝对会为了己国利益而自相残杀。
似这种事,赵润已经看得太多太多了。
正因为如此,赵润最终拒绝了蓝田君嬴谪的提议。
见劝说失败,蓝田君嬴谪只好带着失望返回秦国。
时至魏昭武十一年春季,魏秦两国的战事已越演越烈。
虽然魏将廉驳自身屡战屡胜,但朔方守赵成岳与九原守冯颋、云中守公仲朋等几名魏将,却
得知河套战事不利,桓王赵宣遣太原守乐成、阳邑侯韩徐二人率军支援廉驳。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乐成是作为援军而来,但廉驳对这位曾经的副将,却没有什么好脸色,只是碍于彼此当前都
不得不说,虽然廉驳与乐成有隙,但不可否认的是,二人皆是出色的将领,哪怕不需要言语沟通,也能明白对方的战略意图,就像东线那边的乐弈与田耽,这使得秦军
而此时
至于三川郡这边,阳泉君赢镹则对上了魏国的安平侯赵郯。
此前,赵郯麾下的兵力并不多
深夜慢读:csw888.com 丝袜小说网
/script src="https://m.ominat.com/ai1/ai.j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