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0、010(第1/2页)

村里有变化的,不光是孙梅英。
还有那些大姑娘和小媳妇们。
以往都圈
婆婆们察觉到了,却毫无办法。有工作队撑腰,谁也不敢冒头。那些阻挠进步的,都被称为老封建,
族老们也是一声不吭,装着没看见。
工作有了成效,江队长
可村民们的学习劲头,来得快去得也快。

可村民们闲不住,有上山打猎的,有进林子里拾秋的,有挖草药的,有砍柴禾的。尤其是拾秋,一年就这一茬,那山菇、木耳、板栗、核桃、山楂、松塔,捡回来就是宝,除了自家吃点,还可以晒干了,拿到集市上换东西换钱。
毕竟,吃饭要紧,其他的可以缓一缓。
男人们都忙着,姑娘和媳妇们也受了影响。
不到一个星期,来听课的就少了一半。
余晓华很着急,找到江队长商量对策。
“照这么下去,那些半大孩子也保不住要回家干活儿,哪还有人听课啊”
“是啊,得想想办法。”
江队长召集村委员开会,挨家挨户去做思想工作。可姑娘和媳妇们却有顾虑,说家务活儿多,要洗衣做饭、带娃娃,不能天天来。
田春华提了个建议“那就带着娃娃、拿着针线活儿来听课,能学多少是多少,反正不做睁眼瞎。”
一番动员,又来了不少人。
包括许凤莲和吕秀蓉那样的落后分子
余晓华
她跟江队长说“要不,咱们抓几个先进典型,带动一下同时,开展互帮互助,只要一个人学会了,就去教其他人”
江队长觉得这个办法好,立马实行起来。
这一下,学习风气就变了。
村民们争先恐后,摽起劲来。一见面不说别的,先考考认了几个字儿会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还有考算术的,把加加减减、乘法口诀都用上了。
孙梅英自然是先进分子。
只要有人来挑战,都打得落花流水,就连田春华都比不过。还有人开玩笑说“梅英姐,余教员是不是给你开小灶了”
田小苗更是厉害,没有她不会的。小娃娃们都抢着跟她一起玩,就连杠子都追
余教员
“田小苗年纪小,可认得字儿最多,还会举一反三,跟个小先生似的。孙梅英同学很刻苦,烧锅都不忘练字,是咱们学习的榜样”
听到表扬,孙梅英红着脸,很开心。
田小苗有点惭愧。她是作弊,娘是真得用功,就连做梦都
她知道这场“扫盲”运动轰轰烈烈,将持续十多年。
办识字班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还会办小学,甚至中学。现
山村会越来越好的,旧习俗也会被打破的。
可她等不及了,她要跟娘去城里。那边也有夜校,娘可以继续念书。她呢,也要像适龄儿童那样,背着书包去上学。
田小苗不由得
算算日子,爹该到信件了吧没准,回信已经
因为学习,孙梅英过得很充实。
家里也很安静。自打袁氏被提搂出来,就老实多了。余教员又住
孙梅英耳根子清静,心绪好了,去沪上探望就没那么积极了。
田小苗
“小苗,着啥急啊”孙梅英呵呵笑着。
“娘,咱不是要去探望爹嘛”
“小苗,沪上那么远,花费那么大,不如把钱攒下来,先把债还了”孙梅英哄着小苗。
“娘,您不是答应了嘛”
“哦,娘想着还是等你爹回来吧”
孙梅英当时
田小苗嘟着小嘴。
娘咋这样,稍微顺心一点就忘了她心里
没了出远门的想法,孙梅英想多赚点钱。
这天中午,孙梅英装了半口袋高粱,扛
“小苗,娘去东院换点棉花。”
一会儿功夫,就背着一个大包袱回来了。
“小苗,瞧,这是今年的新棉花”
孙梅英把包袱摊
田小苗伸手摸摸,软软的,绵绵的。
用这个纺成细纱,织成布,再染上颜色,就能卖个好价钱。家里的铺盖、衣裳都是娘自个儿做的,可谓自给自足。这其间有多辛苦只有干了才晓得吧
田小苗想帮忙,就揪了一坨棉花。
“娘,我来搓棉条子。”
“好,娘教你。”
孙梅英也揪了一坨棉花,捋了捋,做个示范。只见她两手合拢着,顺着一个方向搓了几下,一个棉条子就出来了。
田小苗有样学样,团着小手,捋着棉条子,搁
孙梅英把炕扫了扫,支起了纺纱机。
一段时间未使用,轴子有点紧,一摇“嘎吱嘎吱”作响。就拿起长嘴油壶,往轴心上滴了几滴菜籽油,摇起来就轻便多了。
“小苗,这纺纱机是你爹找人做的,可好使了。”
孙梅英想起了田大旺。
那年秋天,大旺找了一个木匠,手艺可好了,就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