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章 重生(第1/2页)

汪府。
夜色漆黑,一弯新月当空高悬。晚风夹杂着几声短促的蟋蟀叫声穿堂而来,将堂中的纱幔高高吹卷起来,烛火也一阵摇曳。
堂中的锦榻上坐着一位正
“嘶”
一个不留神儿,绣花针扎
薛亭晚轻呼一声,抬手把指尖含入了丹唇中。
入画见状,忙去里间里拿了药水上前,给薛亭晚的手指上药。
薛亭晚任她摆弄着,望着外头的凄迷月色,轻启朱唇,“夫君还没回来吗”
入画低声回话,“姑爷还未回来。”
此刻已经是亥时,汪应连不知道又去哪里花天酒地了。
薛亭晚轻轻“嗯”了一声,望着指尖的深色药水,思绪渐渐飘远了。
她的父亲是当朝惠景侯,她是惠景侯府的嫡长女,献庆帝亲封的“永嘉县主”。
两年之前,她凤冠霞帔,嫁入了汪府。
她的夫君名叫汪应连,如今官致吏部员外郎。当年两人初见的时候,汪应连还是个一穷二白的清贫书生。
汪应连生的俊朗,又颇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骨气。当年国子监外一见,便深深打动了薛亭晚。相识不过半年,她便一心一意要嫁给他,自然遭到了父亲惠景侯和母亲宛氏的反对。
同年秋天,汪应连
惠景侯见汪应连虽出身寒门,确实有几分真才实学,这才渐渐消除了对汪应连的偏见,勉强送口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汪应连虽说是人前风光的新科进士,其实一穷二白,
薛亭晚出嫁的那日,十里红妆绕着盛京城整整一日,百桌宴席,珍馐美馔,宾客盈门,比公主出嫁办的还气派。
两人成亲之后,惠景侯府给汪应连良田千亩,宝厦万间。薛亭晚将自己的嫁妆悉数补贴到了汪府之中,还倾母家之力,为汪应连铺好晋升之路,令他一路扶摇直上,坐到了吏部员外郎的位子。
成婚一年之后,汪应连想晋升为吏部侍郎,奈何资历不够,便怂恿薛亭晚鼓动父亲惠景侯
惠景侯并非毫无原则之人,见汪应连资历确实够不上,便建议他静下心来历练几年,再提晋升之事。
俗话说得好,升米恩,斗米仇,汪应连见薛亭晚的娘家人对他的仕途帮不上什么忙了,便翻脸不认人,对薛亭晚渐渐冷淡了下来。
薛亭晚也没料到,一贯对她热情的夫君竟然还有这样一副面孔,本以为两人可以携手到老,没想到才一年的时间,汪应连就暴露出了真面目。
彼时,薛亭晚丰厚的嫁妆已经都被握
掐指一算,汪应连已经连续十日夜不归宿了,甚至有人亲眼看见他出入妓院胭脂巷之类的场所。风言风语传到了惠景侯耳朵里,他气的暴跳如雷,大骂汪应连忘恩负义,自己看错了人。可此时汪应辰已是天子近臣,早已经不是当初任人摆布的清贫白衣了。
昨日薛亭晚回娘家了一趟,母亲宛氏的意思是,若是日子真的过不下去,便及时止损,快和汪应连和离。
大齐风气开放,民风宽容,女子和离再嫁也是常见之事。再加上惠景侯府乃是高门,以后薛亭晚若想再寻一门好亲事,也是使得的。
这些日子的冷脸以对,独守空房,早已经把薛亭晚仅有的一点旧情都消磨殆了。
母亲说的对。
她大好的青春还
就当这两年喂了狗吧。
“侍书,明日差人回侯府给母亲捎句话,就说我要和离,叫人准备草拟和离文书罢。”
侍书、入画闻言,皆是带了三分喜色,“小姐终于想清楚了”
两人是薛亭晚的陪嫁丫鬟,亲眼目睹了这两年汪应连对待自家小姐判若两人的态度,心中早就不满了,如今见薛亭晚独守空房十多天,整个人瘦了一圈,她们也于心不忍,早就背着薛亭晚哭了好几回。
那姑爷过河拆桥,薄情寡义,就不是个好东西,她们做下人的,也盼着自家小姐早日和离,从这牢笼中解脱。
“想清楚了。”薛亭晚从锦榻上起身,款款走入内室。
她身姿窈窕,纤秾有度,行动之间腰肢轻摆,姿容动人。
“你们今晚便将嫁妆清点了,田地庄子、店面铺子看看还剩下多少。”
这空荡荡的宅子,令人作呕的枕边人,她真是一刻也不想
侍书和入画对视一眼,道,“小姐,去年姑爷便将田庄铺面里的下人通通换了一拨,就连逢年过节,管事们也都把账本交到姑爷那里去过目了。”
汪应辰总说
没想到,他竟是趁她不备,把这些田庄铺面都换成了自己的人,将她的嫁妆侵吞的一干二净。
“可怜他苦心积虑,原来对我早有防备,”薛亭晚坐于铜镜前,嗤笑了一声,“罢,既然他吃相这么难看,我将这些东西就都留给他就是了,他沾过的东西,我还嫌脏了手”
两个大丫鬟领了命,当即开箱倒柜,拾薛亭晚的珠宝首饰、衣裳箱笼。
这些年薛亭晚为汪应辰打理中匮,基本都是拿自己的嫁妆倒贴,以往她对汪应连一往情深,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