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3章 风起青萍(第1/3页)

随着宣室殿堆砌了看不完的奏章,皇帝索性再次宣布罢朝几日,直到元宵之后再恢复朝议,彻底躲寝宫中做起了寓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一日午后,皇帝随手抓起了一把果脯,随意问向在一旁抄经的袁至道“至道啊,群臣纷纷上奏劝谏朕缓行新都与驰道的工程,你为何没劝朕啊?”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陛下,这社稷上的事儿,臣哪儿懂啊,说起来羞愧,臣白吃了陛下的俸禄,一心还是扑在丹药上,只是陛下愿意带着臣随侍在侧,那臣就尽力为陛下分忧,至于这些朝政啊,社稷啊,太复杂,还是留给大人们去琢磨吧。”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嘿,就你会偷懒,今日没外人,你说说你的看法,你就随意一说,朕随意一听。”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要是真叫我说,有钱就花多点,没钱花少点,总归是陛下自己口袋里的事,陛下算好账,自己拿主意就好。就像陛下每个月发给我的月例一般,臣也是兴致来了就花光,没什么想买的就留下。”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哈哈哈,你倒是个实诚人。”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两人哈哈一笑,便将此事翻过篇去,不再多议,只是经过这次毫不起眼的闲谈,皇帝的决心,却比以往又坚定了许多。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次日他吩咐内侍将大臣们的奏疏原封不动的退回,并派人下明旨给到虞威,令相关奏议由中书省直接批复,不必再上达天子。虞威接旨后苦笑一声,知道天子的心意已经万难转圜,而由此开端,即将引发的将是不堪驱使的民众和关陇老臣此消彼长的与朝廷的冲突。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只是虞威如今已经深知天子的个性,他骨子里并非爱听谏言之人,只是先前皇位尚未到手,不得不装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实则有着颇为自负的性格,若自己再贸然劝谏,只怕是会伤了君臣之间的默契与信任。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于是虞威只能帮他想尽办法去说服百官,劝诫也罢,威压也好,倒让自己在元宵节前忙了个团团转,只为了来日朝堂上少些血光和亡魂。索性这一年虞书平因忙于北辰渠的工程,年节也未返京,虞威正好全心投入到政事之中,只在初一的中午,以会友为名,将袁至道请到府中用了个午饭。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说来袁至道与虞威也极为投契,特别是在先帝崩逝后,因为同为天子心腹的关系,他与虞家的来访更多了,而自从虞书平奉旨离京后,虞威待他更是亲厚,若没外人在,更是叫他以伯父相称,连府中之人有时也戏称袁至道为二少爷。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两人这般亲厚,自然也瞒不过穆飞云,只不过穆飞云只道虞威年老,亲子又不在身边,遇到难得投契的晚辈,生出些慈心也属正常,当年自己在江都时,遇到梁王,也是如此,加上又皆是自己的亲信,是以也乐见其成。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天子再度开朝之后,反对的声浪果然小了许多,纵有一二言官仍旧反对,但御史中丞叶舜臣的沉默,也让他们的谏言显得稀松平常。穆飞云满意的看了看虞威,下朝后又谴人送去了一块御笔亲题的“国之柱石”的牌匾,让虞家的盛宠在燕国几成不可动摇之势。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穆飞云本以为接下来的日子会光明灿烂的过下去,谁知随着工程相继展开,各地的奏议再次向中书袭来,此间正赶上春忙,先是征调民夫之时,各地均有民夫对抗官府的小股暴动,再有便是工程推进之时,多有民夫暴毙于工地之上,一时之间,全国各地竟都出现了小股骚乱,虽然皆被当地官府镇压了下去,未酿成大祸,然而这并非新朝开始的好气象。
&nbp;&nbp;&nbp;&nbp;&nbp;&nbp;&nbp;&nbp;虞威这一日携着整理好的各地奏议来到宣室殿,正巧碰到思虞与烨嬅正在陪穆飞云品茶,穆飞云的政事向来并不回避她二人,便叫虞威如实说了。穆飞云心中虽然不悦,但这些事本在意料之中,倒没发什么大脾气。
&nbp;&nbp;&nbp;&nbp;&nbp;&nbp;&nbp;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