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腿生下来就不能弯曲,到了贺寿的时候,百官都跪请皇上、皇太后的安,他们却站着,这成何体统!传出去,有损国威呀!”
大典的日子终于到了。
天还没有亮,顺天府的亲兵们便
曾国藩虽是候补检讨,也早早地来到翰林院候着。这毕竟是难得一见的大场面,谁都不想错过。错过了,是要后悔一辈子的。
及至天亮,通往紫禁城的路两旁已是站满了人。京城的百姓个个都清楚,从道光帝登基,这么大的场面还是第一次出现。大家都伸着脖颈盼着、等着,比皇上本人还急。
最先走进紫禁城的是蒙古王爷朱英那泰,有仪仗、有马队,老王爷坐
一见这情景,街两旁观看的老人们就感叹:王爷是真老了!——想想乾隆爷搞的那几次盛会,朱英那泰王爷是何等地有气神!头昂起老高,腰杆子直直的,两个大眼珠子,简直就是两盏明灯!——仿佛是一晃儿,头
老王爷进到紫禁城以后,朝鲜国的特使也带着礼品坐着大轿来了,特使大轿的后面还跟着十顶花轿,坐了十位眉清目秀的姑娘。看热闹的百姓们可就纳上罕了:怎么着,这十个女子也是礼品?——咱万岁爷可不好这个!
守街的亲兵们马上低声吆喝众人:“闭嘴!再说割舌头!”
一队一队朝贺的人整整过了一上午,傍晚时分,才轮到翰林院的编修、检讨、庶吉士们进拜。
曾国藩一整天滴水未进,此时已饿得头晕眼花,正拿不定主意是偷偷地出去吃口饭还是继续等,却忽然传谕陛见,神情马上为之一振,说也奇怪,竟不觉着饿了。
曾国藩等一班翰林们
礼部堂官高喊一声:“祝皇太后万寿无疆!吾皇万岁万万岁!”
翰林们就齐刷刷地跪下去,一齐照葫芦画瓢。待皇上说一句“下去吧”,礼部堂官就高喊一声:“谢恩!”——翰林们就一齐叩头,然后便退出来。
但曾国藩却被兴高采烈的道光帝叫住了。
“曾国藩哪,你到前面来,朕有话问你。”
道光帝说毕,用眼扫了扫个个脸呈惊愕色的、侍立两旁的王、大臣们。
曾国藩硬着头皮,匍匐着跪到前面来,那心开始七上八下地跳,额头已有汗冒出来。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内的皇帝宝座端庄威严,是皇权的象征“朕听说你
“回皇上的话,有这事儿。”曾国藩低头回答。猜不透皇上如何想问这事。
“放肆!”道光帝莫名其妙地大怒了,“难道国宴和皇太后的寿宴你也不参加吗?”
曾国藩浑身一抖,赶忙回答:“回皇上话,国宴和皇太后的寿宴微臣自然要参加!”
“那你不成了言行不一的小人了?”道光帝咄咄逼人,“不好好办事,成天挖空心思弄这些。——我大清国,岂能容你这种小人招摇!——你讲啊!”
声音不大,但
“那朕和皇太后是什么?”
“回皇上话,皇上是万民之主,是我大清国的主宰!而皇太后是国太!所以皇上和皇太后的寿宴微臣是必须参加的。”
“曾国藩哪,”道光帝缓了一口气,脸也柔和了许多,“算你还有良心,这个问题朕就不问了。朕一直搞不明白,你作为我大清国的官员,为什么不参加其他官员们的宴席哪?——该不是看不起我大清国的官员吧?”
曾国藩叩头答道:“回皇上的话,微臣不敢。微臣进京城几年来,参加了大大小小上百次各种类型的宴席,凑的份子怕也有百八十两银子了。微臣慢慢
许久许久,才听道光帝说一句:“下去吧。”
曾国藩正要起身谢恩,却见一人出班跪倒
●中和殿内景。中和殿为皇宫三大殿之一,
道光帝急忙扬一下手:“老中堂快起来讲话吧。”
“谢皇上!”穆中堂站起身后退一步,“翰林院候补检讨曾国藩乃奴才的门生,黄口孺子信口雌黄不知地厚天高,惹皇上生气,作为他的座师有不可推卸的教导不力之责任!——奴才罪不可恕啊!”说毕又跪下,边叩头边道:“奴才替曾国藩领罪了!”
满殿的人不仅仅是诧异,而是惊讶了,听穆中堂的口气,这哪里是领罪,分明是替曾国藩求情了。
道光帝不由多看了一眼曾国藩,道:“老中堂你不要说了。咳!曾国藩这个人哪,说得好像也有道理。——都下去吧,朕也累了,想静一会儿,朕晚上还得陪太后和几位王爷看戏呢!”
道光帝懒懒地闭上眼睛,做假寐状。
曾国藩临起身时偷偷望了一眼龙椅上的皇上,这一望竟令他心吃一惊,他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道光皇帝。清代有名的节俭皇帝一丝不可名状的悲哀袭上了曾国藩的心头。
道光帝原名爱新觉罗绵宁,后改旻宁,是大清入关后第六代皇帝,即位时已三十九岁。其父嘉庆帝即位时,国家财力已被乾隆爷铺张殆了,所以才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民谚。一个拥有众多疆土的大清国的库银竟抵不过一个奸相的私财,那情形也着实让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