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2章 内附之风(完)北境全收(第3/4页)

的,那我还有米麦,总不至于饿死。



但辽东生产的铁锅、布帛之类,那可是基础生活资料,你不买能行吗?当年大明禁止边境马市的时候,蒙古两个部落之间为了几口铁锅打仗的事,那可并不稀奇哦!



在原历史上,包括辽东铁骑在内的明军之中其实有大量的蒙古人,而且往往比汉人士兵还更敢战,原因也在于此——我发的军饷够你养家还有剩余,不比你在蒙古半饿着肚子帮领主老爷打白工强?



想明白这个道理,高务实忽然就释然了。他甚至由此联想到宋朝为何会养那么多厢军冗兵——放你们在民间,那是“地方不安定因素”,但如果招来军中,你们至少不会给我惹麻烦。不就是花点小钱吗?花点就花点,我大宋缺的又不是钱!



同样的道理,想要稳定东北,多招点兵就好了啊!把左右科尔沁、生女真诸部最精壮的男丁都招来当兵,他们剩下的人还有个毛的能耐闹事?



至于你说,万一这些兵不听使唤怎么办?



开什么玩笑,你的饷银、粮草、装备、弹药……什么玩意儿都在我手里捏着,我背后还有一百三十多万精锐大军对你虎视眈眈,你敢不听使唤?来来来,你抗命一个给爷看看,爷今天就让你明白马王爷为何有三只眼!



更何况,历史上边民军队不听使唤,那是有原因的。其中第一个原因就是利益没给到位,不管这种“没给到位”是欠饷还是克扣,总归是没给到位,有悖于双方事前的约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第二个原因则是军制设计不合理,比如什么变化都没有,依旧是那批边民将领统帅自己的旧部边民,朝廷既没有限制,也没有监督,更谈不上有什么约束手段。这种情况下,一旦出现一个野心家,那能不出事吗?



所以高务实现在思路清晰了:一方面,财政和物资的调度必须由朝廷从上到下一手把控,每一个环节都要设置监督和制衡,以免出现对这些边民军队的饷银不公;另一方面,东北的新边军不能学乖巧了三十年的土默特,必须要在确保当地首领地位的情况下为他们设置监督者和制衡力量。



有了清晰的思路,事情就好办了。次日一早,高务实再次召开内阁及大小九卿会议,在会议上直接宣布了两个军的编制。两军皆由科尔沁、生女真各部,以及辽东之外已经定居的汉人男丁联合组成。



龙江第一军总制由原科尔沁右翼首领翁果岱出任,副总制由东海女真首领之一的巴尔达齐出任,参谋长由“东李西麻”的麻家选用,高务实选中了麻承宗来担任。



龙江第二军总制由原科尔沁左翼首领洪果尔出任,副总制由东海女真首领之一的博穆博果尔出任,参谋长由“东李西麻”的李家选用,高务实选中了李如樟来担任。



麻承宗过去多次出场,这里就不多介绍了,主要介绍一下李如樟。原历史上的李如樟,算是李成梁诸子之中可以排在老大李如松和老五李如梅之后一个表现还不错的角色,曾从长兄李如松西平哱拜之乱,其率领手下何世恩在大火之中取了哱拜首级,擒获哱拜次子。虽说不是他亲手取得,但既然是在他指挥下取得的,可见多少也应该有点手段。



不过,由于他既不是长子(天生地位),又不是幼子(通常最宠),因此即便在李如松意外战死之后,他们老李家也还有李如柏和李如桢两位兄长排在他前头,所以他后来也没捞到什么表现机会。



不过,因为李如梅做了高家的姑爷,高务实对他们家几兄弟的了解也就多了不少。根据李如梅平时的一些言行来看,李如樟的水平至少应该在中上档次——这也不奇怪,不受宠的儿子往往要么直接躺平摆烂,要么更加努力进取,看来李如樟应该算是第二类,只不过或许是限于天赋或者没有机会,他至今也就混得一般。



当然,光看官位,其实他也不算差,已经干到都督佥事了。不过这都是虚衔,由于李家的二代已经有了辽东总兵兼辽东第一军总制李如松,以及禁卫军副司令李如梅两人珠玉在前,特别是军权已经够大了,因此对于其他三子就明显有一种给虚不给实的操作。



李如樟现在挂名是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但正经统兵职务完全没有。现在给他一个龙江第二军参谋长,一方面他是铁岭卫出身,在东北也能适应气候;另一方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