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从高摊子到矮摊子过渡的小空间。一般在这个地方集中着一些孩子们喜爱的小吃摊,现在大多是一些油炸的速食。
比如炸鸡柳、肉夹饼、炸鸡叉骨的小吃车,有时也有一些用木炭现场烤制的鸡腿鸡翅,当然什么冰糖葫芦等等一些传统的美食也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已经慢慢意识到了这种露天小吃的卫生安全问题,但依旧挡不住孩子们的喜爱。现在大集上,在学生放学的那个时间段,最忙的就是这些香气远飘的小吃摊,往往都会出现一大堆人小围着小吃车等候的情形。
这种专门针对孩子们的小吃摊,是最近这些年才慢慢红火起来的小本高利润的生意。可能是这几年很多的年轻人都选择了外出打工,村中大多都是些留守老人和儿童,这种速食的油炸食品才会如此迅速的发展了起来。
随着大集上整体生意的萧条,现在很多老买卖人都在感觉,自己还不如他们这些新兴起来的小吃摊赚钱。
从孩子们喜爱的小吃摊过去,就到了大集的中心位置。人们平日的吃喝采买大都集中在这一块。
什么卖生肉、熟肉、白条鸡、烧鸡的,卖鲜鱼鲜虾、干吧鱼子的,卖豆芽、豆腐、青菜、大料的,卖水果、点心、瓜子、茶叶、散酒的,等等等等都集中在这一带。
这个位置也大都是些老买卖生意人,一般的新手和那些卖时令农副产品的买卖人是不可能轻易挤进去的。
在这些买卖中也都有着一些不成文的隐形规则,这是大家必须默默准守的。谁触犯了这些规则那都是要收到一定惩罚的,虽然有时惩罚是表面看不出来的。
虽然现在各地的超市高速的崛起,而且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包罗万象。但由于种种的原因,大多数农村留守人群,还是习惯性的喜欢到大集上购买这些日常的吃喝用品。
毕竟,在大集上还能任意的挑挑拣拣讨价还价,这相对超市是要方便的多。在大集上,整体来说这个路段是最繁华和拥挤的。当然在这个地方也是那些小偷比较喜欢出没的,因为在拥挤的时候他们一般比较方便得手。
除了大集的繁华路段,顺着稀稀拉拉的时令生意人的边缘摊位,就到了大集的尾巴。这里主要是一些从事家禽和蛋类交易的摊位,俗称“鸡市”。
这里大多是一些农村老太太们自己散养的笨鸡和一些不舍得吃的笨鸡蛋,偶尔也会有一些村中闲人非法捕获的鸽子、斑鸠、山鸡、野兔这些野味前来凑凑热闹。
说起笨鸡蛋,现在的一些农村老太太也是“狡猾狡猾的”。她们有时会用一些个头较小的普通鸡蛋来冒充笨鸡蛋,这种现象也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无形之中大大的损害了农村老人朴实敦厚的形象。
离开大集的中心主街,一般规模较大的集市在旁边不远处还设有专门从事猪羊交易的地方,俗称“猪市”。
在这里不仅简单的从事猪羊的买卖,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就是现场给猪羊配种。
早些年,附近的村民到日子就把自己家的母猪母羊牵到这里。看到相中的种猪种羊,就直接拉到旁边进行配种。一般是先付钱,也有怀崽以后再付钱的。如果一次配不上的,那就要免费再配一次。
随着现在规模化养殖,猪市也就慢慢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慢慢的也就逐渐消失了,但在一些偏远的山村还有存在的。
只是因为有伤风化,在大集上直接进行配种的现象是不存在了。如果真有需要,也是联系后把种猪种羊送到家里进行配种。
在猪市的旁边一般还有从事牛、马、骡、驴等等大牲口进行交易的地方,俗称“牛市”。
由于现在大牲口在农村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一般在农村也用不到了,所以现在的牛市也慢慢消失了。
但在鲁西南的山区还有零星的存在,因为在那些地方山地丘陵众多。有的在山岭之上山谷之中,现代化的机械仍然无法使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还是需要这些骡马牛驴进行大牲口进行帮忙耕种。
说起“牛市”,就不得不谈一下原来在牛市上活跃着的那些“牛经济”了。“牛经济”,就是在牛市上专门替人介绍进行大牲口买卖,并从中赚取利润的专职人群。
由于在牛市上买卖双方大都互不认识,双方也不方便直接谈价,再说很多人都性口也不是很懂行。而且大牲口的交易在原来也属于较大金额的现金买卖,大家彼此也都存在着一定的提防心理。
另外这些牛经济一般都是附近的“能人”,不仅能说会道八面玲珑人缘极佳,而且对大牲口也比较懂行,他们一眼就能看出牲口的优缺点,并迅速的估出它的大体价格。
这些人朋友多路子广,口碑也都比较好,办事也相对的靠谱。通过他们,买卖双方都不至于吃大亏上大当。
于是大家在大牲口的交易的时候,都喜欢找他们在中间说事,让他们在中间操作,最后通过他们完成交易。当然这要支付一定的佣金,一般都由卖方来出,就如同现在的中介一样。
“牛经济”一般都有他们约定俗成的行话和论价交流时的特殊方式,俗称“袖语”。<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