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从翰林院编修到按察使衔候补道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六月二十四日,钦命曾国藩充江西乡试正考官,驰驿出都。李鸿章将恩师送出城外,二人洒泪相别。
此时的太平军日益势大,战火很快由广西蔓延开来,迅速向长江流域拓展,大有燎原之势。
大清国朝野震动,咸丰皇帝不得不下诏求言。
安徽籍工部左侍郎吕贤基上奏说:
今日事势,譬之于病,元气血脉,枯竭已甚,外邪又炽,若再讳疾忌医,愈难为救。为今之计,不妨效仿祖宗办法,着令各省官绅自办团练,则国体可保,匪患亦不难消矣。
此疏一上,咸丰帝茅塞顿开,马上采纳。大清国于是遍地办起团练。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二月,太平军攻破安徽省城安庆,巡抚蒋文庆战殁,帮办团练大臣周天爵败走。太平军一鼓作气连占含山、巢县、和州之裕溪口。
诏授湖北按察使帮办江南军务江忠源为安徽巡抚,工部侍郎吕贤基因“籍隶安徽,其于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被钦命为安徽督办团练大臣。吕贤基于是奏调兵科给事中袁甲三、翰林院编修李鸿章等,帮同办理团练事宜。咸丰皇帝同意。
三人于是离开京师,急如星火赶往安徽。

咸丰三年三月十九日,吕贤基等三人尚
李鸿章赶到安徽省城安庆的时候,回籍养病的李文安,为避兵燹,已经把一家大小,从合肥搬到了乡下。
李鸿章回籍之后,官运还算亨通。他先跟着吕贤基干,吕贤基战死后,他又被安徽布政使福济请到身边练勇。安徽巡抚江忠源到任后,椅子还没坐热,手脚还没施展,就被突然而至的太平军包围。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安徽临时省城庐州被攻破,江忠源投水死。安徽巡抚于是又变成福济。
江忠源一死,整个安徽成了福济一个人的天下。李鸿章一边帮他练勇,一边帮着他和太平军作战。空闲时间就攻兵书战策。李鸿章的许多实战经验,都是这个时期形成的。
最初,福济很倚重李鸿章,李鸿章也确实帮着福济打过几次胜仗。福济每次保举,都有李鸿章的名字。
我们现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九月,李鸿章三十一岁。因复安徽和州裕溪口,得福济保举,赏六品顶戴并赐戴单眼蓝翎。
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初,李鸿章三十二岁。因复含山被福济保举为四品知府衔,并赏换花翎。
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五月,李鸿章三十三岁,丁父忧,经福济奏请,仍夺情留营;十月,复卢州,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
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十二月,李鸿章三十六岁,丁忧期满,因功赏三品顶戴按察使衔,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员用。
从咸丰三年的正七品编修,到咸丰八年的三品按察使衔候补道,李鸿章

但从咸丰八年开始,他的官阶就不再往前走了。福济不仅处处排挤他,还总找理由声称要参他。聪明的李鸿章,心里非常清楚福济为什么变化这么大。因为这个时候的他,头上已经是三品衔,已经对福济构成了威胁。福济要保住自己的位置和到手的利益,必须把他从安徽官场排挤走。李鸿章早已不是刚到安徽时的李鸿章了,他从福济的眼里,看到了贪婪和卖官鬻爵、克扣军饷所带来的惬意。李鸿章知道,安徽已经没有他的位置了。他必须想办法离开这里,等到福济找到弹劾自己的理由,去留可就由不得他了。
可是除了安徽,他又能到哪里去呢?他想起了大哥李瀚章,由李瀚章想到了自己的恩师曾国藩。
曾国藩
想到曾国藩,李鸿章眼前一亮。他准备向福济请假到江西走上一趟,一是看看大哥和母亲,一是看看曾国藩,顺便也为自己寻个出路。
他向福济请假,理由是
多少年以后,提起福济,李鸿章还是很生气。
其实,福济也并非一无是处。福济虽是满人,但也是两榜翰林,
李鸿章赶到江西,先去看望了一下母亲和大哥,然后就到建昌去看望曾国藩。李鸿章到建昌湘军大营的确切时间是:咸丰八年十二月十一日,当时李瀚章已被曾国藩保举成四品补用知府,总理湘军报销局,挺受器重。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