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石块砌地基盖房子。甚至有的人干脆把房子盖到了河道上。尽管政府一再的出面干涉人们的私搭乱建,人们也总是想尽一切的措施来对付政府的干涉。最主要的是人们再也不相信西辽河河水肆虐的传说。连年不断的干旱几乎让杨林镇的地下水都越来越少了。人们随意地把垃圾胡乱地堆放在河道上,那些不明原因死掉的家禽,家畜也都扔在了这里。总是有一股臭气熏天的气味从这里散发出来,又飘散出去。人们开始把这里视为不祥之地,只要没有发生太大的灾难,人们是不会把到处乱建,随便乱扔垃圾的习惯当成什么大事来看待。
今天,眼前看到的一排排整齐的红砖红瓦的建筑是杨林镇经过改造以后的样子,改造以前的杨林镇就像打夯机打夯一样被深深地埋在地底下了。人们再也不敢掉以轻心才在记忆里越加夯得坚实。试想一下如果没有那次惨痛的教训,杨林镇又将会发展成个什么样子。因此一切的灾难都是事出有因的,一切的灾难都是源于在这里定居的人太多了,人太多了倒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人们毫无理智的随心所欲,任意妄为。大面积的杨林被当做做饭和取暖的柴薪被砍伐,被砍伐过的杨林变成了农田,毫无秩序的建筑、随心所欲的垃圾堆放,如果没有一场灾难带来教训,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会把杨林镇糟蹋成什么样子才算终止,因此那场灾难的发生绝不是偶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被哭声、叫喊声搅乱成一团的人间悲剧在人们的恐慌和束手无策中开始上演了。在人们认为这一切来得太过于突然了,实际掌管人间命运之神早已给足了人们觉悟或者悔过的机会。只是人们从来就没有把可能会发生的灾难当成一回事,或者当成了不可能发生来看待了。杨林镇的人们平安的日子过得太久了,早已把西辽河河水肆虐的传说给忘掉了。尽管杨林镇的人们把这次的灾难推到了接连几天不断的大雨上,但是仅凭杨林镇的大雨还不能给这里带来多大的灾难,至于西辽河的上游到底下了多大的雨,又有多少河流赶过来凑热闹就不得而知了。总之杨林镇就像一个小小的木桶一下子灌进了满满的一大缸水。糟烂腐朽的木桶一下子被冲击得七零八落。
“救命啊!快跑啊!活命要紧!”这些毫无节制随意妄为的人们拼命地挣脱被死神挽住的衣袖,就连平时最顽劣的孩子这时候也吓慌了手脚,失去了童趣而哭爹叫娘。
“完了!完了!这下全完了!”平时最有主见的人眼看着河水冲进了院子,爬上了屋顶也束手无策。
狂野肆虐的河水突然出现在了杨林镇,就像把猛兽圈禁在了自家的院子里找不到出路,自己又没有一点办法来制伏,只好任凭猛兽的破坏和肆虐。淤积的河水几乎把处在略有凸坡上面杨林镇给淹没了。其实这只是人们毫无科学根据的错觉,按地理位置来说,杨林镇远远低于离得最近的福安城里的地势,很多时候不是只有站在高处才能看到低处,站在低处也能看到高处,要看自己在怎样的距离和怎样的角度。这场以前从来没有上演过的人间悲剧在杨林镇上演了,尽管每个人都不想把自己变成这场悲剧里的主角,但是真正的悲剧上演的时候完全由不得自己个人的主张。人们这才想起以前的留下的绝不是传说。河水散去幸免于难的家禽,家畜成群的死亡。这一次杨林镇的人们真的害怕了,害怕人也会像家禽、家畜一样的下场。只有相信政府了,真得感谢政府了,如果没有政府也许就再也不会有杨林镇的存在了。
政府不但清理了河道,还把所有的住户进行了统一的规划,盖起了一排排一栋栋清一色的红砖红瓦房,并把地基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加高夯实。建出了一条条的街道,栽上了槐树,安上了路灯。摆上了一个个的垃圾箱。在杨林镇的最后的一次改造后。村里最前边的一户成了苏维诚的家,尽管这是杨林镇院落最大的一户,但是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家安在这里,这里曾是西辽河涨水最先光顾水淹最深的地方。尽管西辽河的水道已经疏通,并修建了牢固的提坝,但是人们还是不相信这里的安全是可靠的。灾难的触角总是最先接摸到伸手就能抓到的地方。另外还有一个原因,这里曾经是杨林镇走集体的时候圈养牲畜的地方。尽管改造后这里准备留给杨林镇人口最多的人家,跟第二大的院落比起来还要大上一倍,但是人口最多的人家庄林宁可选择比这小上一倍的最后面的院落也不愿把家安在这里。不过他出主意说把这里的院落留给苏维诚家是最合适的。苏维诚常年的到处捡废品收废品,别人家的院里总是长着绿绿的蔬菜,唯有他家的院里总是堆满了破破烂烂的废品,人人又都不愿意跟他做邻居。
原本留给庄林家的住房,既然庄林甘心让出,别人也没有什么可说的。只是很多人觉得,这么宽敞
正经影视大全尽在:Chinalumeng.net 鲁萌影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